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饭煲>

九阳铁釜电饭煲焖饭不熟怎么回事(九阳电饭煲煮米饭为什么不熟)

九阳铁釜电饭煲焖饭不熟怎么回事(九阳电饭煲煮米饭为什么不熟)

更新时间:2022-04-28 07:53:41
引言

人赖以生存、补充身体所需必须通过进食,可想而知,食物对人类的发展是多么重要,是人的生存之本!那古代的人类,对食物有着怎样的需求呢?在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这样写韩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患之,乃晨炊蓐食,信食时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怒,竟绝,乃钓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为设食……就是说,韩信日常在亭长家吃饭,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开始厌烦韩信,于是提前做好食物进內房吃,不再为韩信提供伙食,韩信一怒之下与亭长绝交。他来到河边,饿了,准备钓鱼吃,一位妇人看见他饥饿,给他食物。可见,无论你是什么人,当饥饿时,对食物的需求必不可少!那么古代的人对食物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一、古代人对食物的需求变化

《尔雅 释天》中称“果不熟为荒,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最古远的时候,人类单纯要求食物无毒、吃得饱就行,于是从大自然中寻找野果、生吃动物。自从人类学会用火,从此进入了人类食物的新篇章。《礼含文嘉》中,是这样记载的:燧人氏钻火始炮生为熟,人无腹疾……这里说燧人氏最开始用火将食物做熟。用火把食物烤熟,不就是现代所说的烧烤吗?只不过调料单一,甚至不放任何调料罢了。

人类繁衍到秦朝初期,多国混战结束,社会趋于稳定,人们开始花心思对熟食进行更深入研究。例如学会把饭煮得更长时间,有点像现在说的粥,但比起粥要浓稠,当时称为羹。羹有多种吃法,贫穷的人往羹里只放蔬菜,此为菜羹;有钱的人往羹里放肉,此为肉羹。

羹的出现,引发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多种烹饪方式的改变。到了汉代,随着张赛出使西域,带回更多人们不曾见过的食材,如胡萝卜、蚕豆、大葱、黄瓜等,人们不但开始学习种植此类蔬果,还学会丰富自己的餐桌,发明了吃火锅,当时称为“古董羹”。就是用一些酱汁做成火锅汤底,把多种食材放进去,无论味觉还是视觉上都带出新主意。调料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发展,也可见一斑。古人由不会放任何调味料,到学会煮不同酱料的酱汁,甚至腌制出泡菜,让食物得到长时间的保存。

接着到了唐朝,佛教鼎盛,为了满足礼佛之人不吃肉,要吃素,唐代人就发明了把米磨成粉末状,和成面食或做成烧饼,加上南北方人的生活习惯不同,面食的粗细、制作工序和味道又大有区别,后来武则天当政时期,她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从而间接推动面食在唐朝时的发展,让面食成为普通老百姓日常美食,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小炒呢?这么有镬气的食物究竟什么时候才出现呢?宋代!宋代的冶铁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此时的人们学会用花生或油菜花等植物提炼出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民间喜爱的一些炒菜,例如炒鸡、炒兔、炒牡蛎、炒腰子等。

古人简单地从大自然中随便不经加工把食物塞进嘴里,到慢慢讲究烹饪时长,学会细嚼慢咽,品尝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可见,古人在食物的追求上渐渐发生着变化!

二、古代人使用烹饪器皿的演变

从人类在不同时期,取得的食材、掌握的本领、思想的进化,不难知道,人类对食物烹饪的器皿也是与时俱进的。

最早人类使用石器做成平底锅,往后一点,把石器凿成凹陷的形状去煮熟谷物,后来又发明某种泥土可以捏成不同形状经过高温加热固定成型,当时称为“陶鬲”。到春秋战国,人们掌握铁的冶炼,“铁釜”出现了,就是今天所说的罐子形状的炊具,上窄下宽,有一罐口,罐底还有三个短脚。古代人煮肉主要用鼎,做饭主要用鬲。

人们对炒菜器皿的制造,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两样炒菜,一种是炒鸡蛋,一种是煎鸭肉。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小炒鼎盛时期,还是出现在宋朝,因为宋朝的冶铁技术出现大飞跃。人们可以把铁捶打成很薄的器皿,今天称之为“镬”,这器皿方便受热,使食物的香气更容易散发出来,食物煮熟的时间大大缩短,也使食物的颜色得以保持青绿。

三、古代人酱料的演变

食物有了,烹饪的器皿也不缺乏了,古人开始对酱料越来越依赖了。张岱说:“成汤作醢。”也就是说,古人刚开始做的酱是用肉加工而成的。最早人们做这些肉酱的目的是作为食品,后来才以酱为调料辅助食物的加工。

随着古人对酱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不同时期对食物掌握的娴熟程度,做酱的材料也种类繁多。比如周朝时期,人们发现有些植物的气味特殊,就拿来做成酱。汉代,开始用大豆做酱 的原料,《齐民要术》记当时制酱法是:十二月、正月是作豆酱的最好时候。唐朝做酱的原材料更是百花齐放,有用麸作麸酱;用白米舂粉作米酱;用豆和面相混合做成甜面酱……再往后期,人们又做出用花为原料的玫瑰花酱、桂花酱;古人累积做酱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还发明把许多材料放在一起做出混合的酱料,例如在甜酱里加香油、冬笋、香蕈、砂仁、干姜、桔皮作八宝酱。

四、古代人饮食习惯的演变

人类社会的不断形成,统治者订立的规条越来越多,连人一日吃多少餐,也要根据他所处社会的地位高低而有所限定。周文王统治时期开始,规定最高统治者才能够享受一日三餐,其他人都是一日两餐。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是因为当时的人数较少,生产力不强,所种植的粮食并不够满足所有人的食用,所以只有王者才可饱腹,其他人饿不死就算幸运了。那么这两顿餐的时间怎么安排才不至于饿得慌呢?《孟子.滕文公上》记载道,“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意思就是说一天吃两顿饭,以朝食为开端,飨食结束。““朝食”指一日里的第一餐,早上9点至11点左右用餐;飨食”或“饔食”指一日里的第二餐,下午4点左右用餐。

后来周朝退出历史舞台,其所订立的礼法也逐渐被人们所摒弃,到战国后期,庄子《逍遥游》中记载,“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意思就是只有一天吃三顿饭,才能保证人体一日所需。人们由此开始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

那古代人有“宵夜”这美好生活是从何时开始呢?这就要追溯到宋代了。宋代是中国历史商业社会出现的朝代,人们甚至可以对外经商,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达。当时商业的发展不但催生白天很多商贩在街上摆卖,同时也催生了夜市的诞生,所以最早出现宵夜生活的也就这个时期了。宋代的政策开放,派使者出使西域,从而让宋朝人大开眼界,见识多了,人们对食物的处理更舍得花费心思。商贩们想出五花八门的小吃,例如爆米花、饺子、云吞、桂花糕等等,满足不少食客的味蕾。甚至你想象不到,宋朝人已经纯熟掌握了将冰做成饮品,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冷饮。

结语

说了那么多,古人用餐时又有怎样的演变呢?现代人过时过节,尤其是中国人,讲究团圆,也就是喜欢一大家子围坐一起用餐,那古代也是这样的吗?非然!元朝之前,古人用餐是分食的,意思就是各拿各的餐具,把饭菜分好,各自随处而坐,甚至在街头巷尾边走边吃。元朝之后人们才慢慢学会合餐制。原因在于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蒙古人用餐时是一大盘牛肉或羊肉放在桌面,用餐的人围坐在餐桌周围,小刀割下少量的肉放在碟子中吃,碟中的吃完了再割取。正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人都这样用餐,从而渗透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当中,再而演化至今。

归根结底,古人对进嘴的食物要求越来越讲究,食材变得越来越丰富;随之烹饪的方法越是出其不意,古人对烹饪器皿的多样性要求就越高;古人从自己顾自己分开吃食,到喜欢热热闹闹围坐一起用餐的饮食习惯的转变,这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同历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发展到今天的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史记·淮阴侯列传》

《礼含文嘉》

东京梦华录》

《齐民要术》

《逍遥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