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摄影师一行人在河南豫西一个叫小秦岭的地方采风,听当地影友G老师讲大山深处有一些散落的小山村,自然环境优美,山民厚道善良,还保留着传统的农耕形式,是一片最后的农耕净土。一行人兴致勃勃,沿着山路一边前行一边拍照,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2点多钟,G老师带着大家停在了一个小山村子里,这个时间点正是村民们吃饭的时候,烈日下虽然看不清袅袅炊烟,可是柴火饭菜的香气已进入鼻,儿时的记忆瞬间浮现脑海,似乎就是回家的感觉。
不大的小山村依山而建就是两排房子,G老师介绍说他以前曾经到过这里,全村不超过10户人家,有人的家户也是寥寥无几,生活在这里的都是一些老人,这个饭点肯定都在家中做饭,我们还能拍上他们的真实生活画面,村口第二家的院子里我们看到了两位老人家,大爷头顶棉布毛巾的形象很有特点,隔着矮土墙便和他搭上了话,老人热情的邀请大家回家喝水吃饭,G老师带着大家从木栏杆搭建的简易大门走了进去。
黄土崖下的小厨房子的土灶台上,一口大铁锅上冒着蒸汽,馒头的面香混合着烟火的味道飘了出来,大爷说先要将馒头出锅,不容分说大家的快门便响成一片,奶奶指挥着大爷一趟有一趟的端着大铁篦子,往返在厨房和住房之间,看来大爷依旧是家庭力气活的主力军,这个地位不好撼动。
大爷将四大篦子馒头端进窑洞按照奶奶的意思全部放在了案板和大瓮上面,便坐在炕上和我们拉呱起来,奶奶在里边开始处理刚出锅大馒头,细心的女影友W老师发现了老人蒸馍用的玉米叶子,感觉到非常惊讶,觉得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的蒸馒头方式简直就是个奇迹,听奶奶说面粉是自家产的小麦磨面,干酵母发酵,烧柴火1个小时做出来的大馒头,W老师激动地说道柴火面香里飘出了妈妈的味道,好想吃上一口。
大爷坐在炕上和我们聊着天,他说自己姓张,今年已经80多岁了,2个孩子生活在山下的市里,1个孩子生活在农村,孩子们都很孝顺,虽说老两口住在山里,可是生活美着呐,山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出门就是巷道,村子里人不太多却都是童年发小,谈笑聊天,自由自在,生活上衣食无忧,家里的土窑洞冬暖夏凉,住着舒服,山村就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说话间奶奶已经将4篦子的大馒头翻过一遍,然后拿出3个大馒头,端出一盘子油泼辣椒和咸菜放在了小桌上,喊着我们坐下来吃饭,大家12点钟已经吃过自己带的干粮,按说肚子饱饱的,可是在柴火馒头的香味诱惑下我们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4个人分了奶奶一个大馒头,慢慢的嚼在嘴里细细的品味着妈妈的味道。W老师边吃边赞叹,甚至提出想买上老人家一些馒头带回家,张大爷说现在年纪大了,蒸馒头是老两口配合一起完成,老伴和面揉面做好馒头,他帮着搭进锅里,烧火蒸制,大铁锅里添好凉水,一直蒸好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4篦子大约就是60多个馒头,他们能吃一个月左右,你们想吃随便,花钱我却不卖。
张爷爷说现在他们老两口生活上很不错,孩子们啥都考虑到了,节假日外边的孩子们就会回来,平时有村子里这个孩子帮忙,现在社会好,山里通了公路,交通相当方便,想吃啥一个电话孩子们就送回来了,就是以前没有吃过的东西孩子们也会带回家送给自己品尝,家里有个小菜园,时令蔬菜不断,到了冬季孩子供应,这不前些天孙女给他们送回来几十个南方的咸鸭蛋,他们才吃了几个。
张大爷说原本孩子想请他们一起生活,可是他们总不想离开家里的土窑洞,自己土生土长在这黄土大山里,住惯了窑洞,身体完全适应了里边的生活,按照老辈人传下来的话,年纪大了最好不要改变生活环境,四季恒温的土窑里很接地气,住着也舒服,传统的生活说归说,可是也不能排斥现代生活,窑洞里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有电视,冰箱,甚至还有电磁炉,平时做饭他们就是用的电磁炉,只有蒸馒头才在外边使用土灶台烧柴火。
大爷家的小院子我们看到一个简易棚子,下边跑着几只土鸡,放着一辆摩托车,一辆手扶拖拉机还有两个小推车,老人家说这都是儿子的农具,他现在为了锻炼身体只种2亩的玉米地,这段时间已经播种完成了,说起来使自己种地其实都是儿子干了大活,孩子留给他的2亩地里,他只是干除草一类的轻活,说白了就是活动活动身体,老农民干惯了,一时间还是不能停下来,否则身上难受。
离开的时候老人家坚持把大家送出院子,他说现在村子里几乎都是老人,年轻人们嫌种地不赚钱都走出了山区,可是农民就是靠种地为生,土地万万不能荒废,到了农忙季节还是有年轻人也会返乡,干完农活再出去打工,山里的特殊地形不适合大型农具耕种,所以这里还保留下了传统的农耕方式,山村里才会有鸡鸣犬吠,牛耕马拉的景象。
G老师告诉我们说现在的山里人几乎都在山下的城镇买了房子,生活在下边,只有少数人还会回来耕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山区传统的农耕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消失了,现在我们就是记录时代的变迁,为社会留下一点资料。各位,您那边的农村是不是也有这个状况啊?欢迎留言。【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