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磁炉>

德科商用电磁炉服务电话(德科商用电磁炉售后服务电话)

德科商用电磁炉服务电话(德科商用电磁炉售后服务电话)

更新时间:2022-03-26 11:16:39

编者按:

11月3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正式公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被摆在重要位置。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气化乡村不仅关乎能源结构改善和环境治理,更事关重大民生福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节点,2020(第十六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走进县域”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联合河南豫天新能源择取了许昌、鹤壁、兰考、台前、洛宁、光山、郏县、尉氏、民权、新野十个样本,将以此为窗口,洞悉河南气化乡村的发展全景,探寻适用路径,展现清洁能源带来的乡村美好生活。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摄影摄像剪辑 朱哲

“你们来得匆忙,俺这厨房都没来得及收拾,不过自从用了天然气之后,不收拾也比以前干净多了!”11月9日下午4点,记者一行刚到郏县长桥镇窦堂村,村民赵漫便热情地“推介”她家刚通上不久的天然气,脸上满是喜悦。

在聊天中,清洁、安全、便宜是她反复提到的关键词。

“以前我们都是用电磁炉和液化气,为了早点做好饭,往往得先用电磁炉烧开水再搬到液化气上,又麻烦又费钱,俺们一家五口一个月最便宜也得用80块钱的液化气,但是现在100块钱的天然气用了两三个月也没用完,划算得很!”赵漫开心地说,“关键还安全,有安全阀、有报警器,老人一个人在家也不担心了!”

赵漫并非个例。随着气化乡村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郏县村民正享受清洁能源带来的红利,迈向美丽乡村带来的幸福便捷生活。

企业点赞气化乡村:“经济效益都提高了!”

窦堂村隶属于郏县长桥镇,是全镇的优质粮基地,也是郏县气化乡村率先实现的一个示范点。

漫步在窦堂村的街头巷尾,不用刻意寻找便能看到,一根根天然气钢管从地下延伸而出,从村民家门口“架高”而过,沿着墙面隐入家家户户厨房之中,同时也进入窦堂村的企业和工厂,带来一场能源方式的变革。

距离赵漫家不远,平顶山市德科机械锻造有限公司厂长冯自乾正在厂区内转悠巡查,说起已经用上的天然气,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厂里主要生产锻件,用过煤也用过电,但设备三天两头出毛病。自从今年6月份通上天然气,随时开随时有,比煤清洁、比电便宜,还少投设备和劳动力,经济效益都提高了!”冯自乾给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算了一笔账,工厂目前每天使用天然气1600~1700m³,每立方米价格是3元,取暖季之前则是2.7元/m³,比用电的时候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一。

不管是生活还是生产,用能安全才是第一位。

冯自乾往厂房一指,对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说:“你看看,从炉子到外面,安装了燃气报警器和切断阀,当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马上报警并自动切断管道天然气,保证用气安全。”

村民的认可度到底有多高?数据最能说明答案。

作为长桥镇气化乡村建设的负责人,郏县豫天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郏县豫天)总经理张彬向记者透露,长桥镇的天然气管道铺设工作去年底前便已完成,目前报装工作也已结束,安装的1.1万户中户内报装8000多户,报装率将近80%,村民接受度很高。

豫天模式加速推进:“明年上半年3.7万户村民用上天然气!”

郏县究竟哪些乡镇能够最快用上天然气?除了长桥镇、冢头镇之外,堂街镇的村民最可期待。究其原因,还得从十年之前说起。

十年之前,平顶山市燃气公司拿下郏县天然气特许经营权,主攻城市燃气市场,但农村燃气铺设工作推进较为缓慢。2019年,为响应国家气化乡村政策要求,郏县政府与平顶山市燃气公司协商,将其中6个乡镇的天然气特许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投标,豫天新能源公司成功中标长桥、冢头、堂街3个乡镇,并迅速成立郏县豫天。自此,气化郏县迎来加速跑。

“去年6月中旬,郏县豫天正式成立,之后进行了前期材料采购和工程招投标,7月份即开始全面进场施工,当年底就完成了三个乡镇105个行政村的村内管道铺设工作,涉及3.7万户村民。”张彬告诉记者,目前长桥镇、冢头镇均已点火通气,堂街镇的村民也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用上天然气。

这份速度的背后,除了郏县豫天工作的高效推进,还有各级政府的助力。

据张彬介绍,郏县政府对项目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在施工之前,就召集各个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举行了项目协调推进会,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每个乡镇的领导也召集各村支书开会,要求大家积极做村民工作,配合工程顺利推进。

“最初我们在选择公司时就非常重视,这毕竟是一个民生工程,所以请了专家组进行调研筛选,最终确定了豫天新能源等两家公司,主要是考虑到他们非常有实力,不会出现中途‘撂挑子’的情况,豫天新能源更是免收天然气接驳费,为村民带来更大的红利。我们作为职能部门协调推进责无旁贷。”郏县发改委副主任吴进杰告诉记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郏县发改委全程参与协调与配合,助推项目快速落地。

“事实证明,郏县豫天实施得非常不错,在我们规定的项目结点之前,战严寒、战酷暑、战疫情,克服各种困难加速推进。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老百姓的满意度都很高,免收接驳费的模式很受村民认可。”吴进杰笑着说,“经常会有村民问我们,天然气到底啥时候装到我们村里来,说明大家都非常期待,积极性非常高。”

红利逐步释放,2021年实现气化郏县

虽然气化郏县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能源改革的红利已在逐步释放。

平顶山是一个典型的煤城,“头顶灰锅盖(空气差)、身缠黑腰带(水脏)”,是对平顶山旧貌的比喻。郏县同样受到影响。

“以前我们市长都说过,在平顶山一年下来要吃一个煤球,但是自从‘双替代’(电代煤、气代煤)之后,空气质量有了明显变化,光今年的优良天数就比去年多了几十天。”吴进杰指着窗外告诉记者,以前朝外望去天都是灰蒙蒙的,现在可以轻轻松松看到远处山上的风车。

作为传统制造业负责人,冯自乾更是有切身的体会。

“现在厂区的环境好太多了,过去用煤的时候工人都是戴着口罩上班,一天下来口罩都是黑的,用了天然气之后,给口罩都不戴了!前段时间环保局过来抽查,一查啥都合格,可满意了!”冯自乾高兴地说。

除了空气的直观变化,气化乡村也成了郏县招商的资本。

“现在‘双替代’是政策大趋势,有些企业在寻找投资地时会首先问,当地有没有天然气,不然没法儿搞。如今我们郏县正在加速布局,相较其他乡镇会在产业引进方面形成一个很好的吸引点,这将是我们招商的优势。”吴进杰说。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气化郏县交流会上,郏县相关负责人透露,考虑到郏县豫天的项目推进成效,政府正在和平顶山市燃气公司协商,将剩余7个乡镇天然气特许经营权交由郏县豫天等公司,以加快建设气化郏县。

根据时间表,郏县计划2021年全面实现气化乡村,通气率突破90%,让清洁能源的红利充分向乡镇释放。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