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堪称吃货界最伟大的发明。是它让雪糕、冰棍成为四季触手可及的快乐,让食物存储变得轻而易举。
但是,冰箱的食材,有时候,却会悄然失去灵魂。
蔬菜水果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产生一些变化很容易看出来。然而肉类、水产放到冰箱里一冻,就容易变成一坨,外面包裹着一层冰渣,肉眼很难观察到差别,只有解冻、烹饪后,才能感受到口感和味道变了。
因为囤货,很多时候极果君都无法确定,到底是自己这次没有买到好肉,还是冰箱不够给力。
为了搞清楚这一困扰本吃货已久的问题,弄明白现在手握万元预算买冰箱、是不是必须得挑外来品牌的。极果君重点了解了各种冰箱的保鲜技术,搞来了三台来自不同品牌的主流冰箱,针对冻肉不新鲜这个问题,搞了一次实测PK,等不及要看结果的小伙伴可以先看下方视频~
刚买回的鲜肉、水产品,烹饪之后,汁水四溢,充足的水分和未氧化的营养和风味物质,滋养出了食材的鲜美味道。但是放到冰箱冻上十天半个月,就会风味大减,发干、变柴甚至肉都会变散,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冰箱的冷冻保鲜技术里。目前市面上的冰箱有风冷型、直冷型和混合型三种,用的冷冻保鲜技术、结构略有不同。
其中,风冷型冰箱,也被叫做无霜冰箱(*相对直冷冰箱有优势),是目前的市场主流,它通过冰箱内部的风扇输出冷风,通过冷风循环实现制冷,用它冻出来的食材彼此独立、不会黏连,冷冻速率普遍表现也都不错。
*风冷冰箱和直冷冰箱的区别
不过它其实并不是完全无霜,只不过是霜没有结在冷冻室和冷藏室内壁上。所以为了除霜,传统风冷冰箱每隔40小时就会主动化霜一次,每次持续大概一个小时,这个时候热量会进入冷冻室,造成内部温度波动,波动幅度有时能超过10℃。这对食材来讲,十分致命。因为温度的波动会造成冷冻食品反复冻融,导致大冰晶产生,刺破肉类食材细胞膜,使得酶类物质释放,加速脂肪的水解和氧化,让肉变色。有研究表明,反复冻融金枪鱼,会导致其汁液流失率逐渐上升,氧合肌红蛋白显著下降,鱼肉发生褐变。
另外,传统风冷冰箱还有个“毛病”,就是吹风口在上,回风口在下,冷风基本都是直吹食材的,带走食物表面的水分,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水分一走,口感自然就会相应发生变化,变干、变柴。
怎么规避这个问题呢?其实很多厂商都关注到了风冷对事物新鲜度的影响。
有些厂商提出的改善方案,是针对冷藏保鲜的。他们把冰箱的冷藏室做成了直冷型,冷冻室做成了风冷型,其实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混合型。这解决了一部分风冷的弊端,但是带来了成本的增加。有些厂商则针对全局进行了调整,通过改良风冷冰箱吹风、制冷结构,避免了冷风直吹和温度波动这两大保鲜“拦路虎”。
但是!光说不练假把式。纸面上的理论能力,还是要经过实测考验滴~为了测试,改良版的风冷冰箱到底能不能成功冻出小“鲜”肉,我们搞来了三台万元以上的来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风冷冰箱。
价格 品牌双重保障,保鲜方面都有点东西。
不过其中只有一台是采用了前面说的改变风冷结构方案的风冷冰箱。我们依次把它们命名为A、B、C,在给冰箱通电之后,我们请出了三块一模一样的新鲜牛排。
拆开包装、吸掉表面血水,先来了一次称重体检,体检结果显示,大家个头都差不多。
记录下原始的重量之后,我们把它隆重地、依次地请进了三台冰箱。
(1)风速关
放进牛排后,我们取出了“鉴宝神器”——高精度手持风量风速测试仪。将它放到了冷冻室内,做牛排的好邻居。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能看到三台冰箱的风速表现各不相同。但整体来看,有一位选手几乎没有波动、全程都在0m/s坚挺着。
坚挺到我们以为是不是探头没放好,于是我们又测试了一遍,小心翼翼地把探头摆正位置放了进去,然后用胶带固定住了后方连接线,最后,结果还是一样的。
这到底是没风,还是机器不行了呢?
极果君忧心忡忡的掏出了自己的避暑法宝——小风扇,对准探头一顿猛吹,证实了检测仪的清白。
看来这台冰箱就是那台传说中改变了风冷结构的机器了。且慢!还有两台没测呢,不能这么轻易就下判断,万一所有风冷冰箱底部都没啥风呢?
于是紧接着,我们顺序测试了B冰箱和C冰箱内部的风速,结果显而易见。两台冰箱内部不仅有风,而且风速波动还是一段一段的,B冰箱最高风速达到了0.43m/s,C冰箱最高风速达到了0.30m/s。
谁是冷风不直吹的改结构选手,一目了然了。
(2)温差关
面对0m/s的数据,你会不会像极果君一样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这可是个靠风制冷的冰箱,风速是零,制冷是不是不行啊。对此,我们的实验员早有准备——接触式的热电偶测温仪和冷冻室内部温度测试,早安排上了!
结果显示,三台冰箱的制冷速度相差不大,温度下降都很快。
但是在测试的三个小时中,它们的温度波动曲线却不太一样。A冰箱平稳地接近直线;但B冰箱和C冰箱却是波浪线,温度一直在-20℃上方来回横跳,就是没有安分地守在-20℃上。
看来冷风不直吹的A冰箱选手控制温度波动幅度、减小温差方面,水平也相当可以。
(3)解冻关
测试完风速和温度波动,已经很明显,能看到改良版风冷冰箱与传统风冷冰箱的差别了。
不过,制冷能力的差距,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食材的营养和味道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又设置了解冻关卡,先是把冰箱里面的牛排足足搁了15天。之所以要放这么多天,主要是考虑到两点:一是一两天的时间周期里,肉类食物的变化会比较小,害怕观察不到、或者没什么差别;二是我们往冷冻区放的食材,其实吃得没有那么快,有时候忘记了、或者忙起来了,放个把月都是常事。
15天后,我们取出了食材,自然解冻后,用吸水纸吸去表面的水分,进行了一次称重测试。实验结果,也和前两轮的数据比较吻合。
相比第一次称重,B冰箱里的牛排掉秤最严重,整整少了7g,只有120g了;C冰箱里的牛排紧随其后,掉秤也不少——6.3g,重量到了122.3g;A冰箱里的牛排,相比起来,掉的就少多了,从119.6g到117.4g,只少了2.2g。
同时,牛排解冻后的颜色方面,A冰箱里的牛排也明显更红润,B、C冰箱里的牛排要略发白一点。综合三轮的实测对比,连续闯过了风速关、温差关和解冻关的,完成了冻出小“鲜”肉使命的,只有A冰箱。
而A冰箱之所以,能够PK掉另外两位选手,获得这场比赛的优胜,主要是因为它的平行流底置恒温科技。
胜出的海尔博观冰箱的平行流底置恒温科技,应用到了伯努利原理。
其风道设计,采用了恒温蜂巢的仿生结构,内部的制冷气流能够平行于抽屉、在顶部流动,既能够快速均匀地带走冰箱内部的“热量”,又不会直吹食物、带走水分,避免了传统风冷冰箱直吹食材、温度波动大等问题。
此外,这个技术还把冰箱的化霜间隔延长到了8-12h,降低了冷冻室内的温度波动,提高了冷冻储鲜能力。有了这样的技术和冰箱以后,即使家里有些肉放冰箱里忘了吃,也不用忧愁不好吃的问题了。
不知道这样的囤货党福音、懒人党福利,作为吃货,你会想要尝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