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不断创新研发,智能电子产品大行其道,五花八门的智能产品层出不穷,手机、手表、冰箱甚至马桶都先后贴上了智能的标签,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各种生活方式。似乎不管什么电子产品,只要加上“智能”二字,立马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由智能手机到智能人工机器,可谓说智能概念很热。但伪智能风也在互联网产品的风口上狠狠的捞上了一波。
智能产品的“罗生门”有些厂商给消费者描绘了一场场的无限超越现实的高科技情景,你使用一把装有蓝牙功能的体重秤,可以掌握你身体的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基础代谢、水含量等状况;使用智能手环,可以掌握晚上的睡眠质量、运动状况;使用装有传感器的杯子,可以掌握水的温度、水质等等,消费者被引导得云里雾里, 花了高价钱买了鸡肋产品甚至不智能产品,制造了一堆又一堆的电子垃圾,形成智能产业的又一泡沫。
事实上,智能人机交互在未来智能发展史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智能时代的长期目标之一,就是追求智能设备与人的无障碍的贴合交流,从而达到个人化、自主化、自动化的服务目的。安全、健康仍是智能生活焦点,除了引导消费者对伪智能产品要正确对待外,还得正视智能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所谓智能,是一个很泛概念,一说到智能,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电影中的机器人,能和人类进行沟通、能独立思考,其实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机器可以不断学习、自我进化,最后形成思考的能力,甚至还可以具备情感。但是这显然只是“智能”这个词在梦想中的丰满形象,在现实中并非如此。
现实中对智能的定义是不断进化的,比如输入法,最早的输入法只能逐个选字,支持联想功能的输入法就是智能的, 但是和支持记忆用户打字习惯的输入法相比,仅支持联想显然就不够智能了,支持记忆用户打字习惯的输入法也不是终点,用户记忆中的词组可能是错误的,更智能的输入法应该还具备纠错功能,如此一来,对智能输入法的要求在不同阶段就有不同的普适性,每一代产品都要比前一代更智能,但是又拥有可以变得更智能的空间——所以说智能的关键在于学习和进化而非标准。
智能不智、智能低智很多所谓“智能”产品,开始无非打着颠覆的旗号梦想着逆袭,用几个简单的传感器,再加上几个高频通讯,一个电控板放在洗衣机上,其实就是全自动洗衣机的翻版。温感器放在冰箱上,其实也就是具有自动变频功能冰箱,于是乎,他们就都“智能”了。它们缺乏产业链、技术、体系的支撑,却借助于概念粉饰下的“智能情怀”炒作而崛起。可它们却装载着许多比“情怀”更可怕的东西,“不智的智能”正一步一步慢慢蚕食着“智能产品”这个尚且稚嫩的幼苗,最终只会危及行业良性进化,无法取得长远发展。
与上述问题接近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智能低智”。按照Home OS的要求,智能家电应该是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互动”,它们能以自己的形式与使用者进行沟通反馈,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人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语言沟通”。智能家居是一个平台,其本身就是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家电,包括门窗、水电设施都可以被远程控制,实现智能化的应用体验,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自定义设置,进行各种各样的智能控制,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
伪智能!你给我走开!APP、智能、互联网,这几个词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相对的,浮躁、急进、功利总脱离不了这个几个词汇。创业不是孩子过家家,不是圈钱,不是骗观众眼泪。脚踏实地做体系,埋头苦干提技术,认真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做一个业界毒瘤。也并不是所有站在台风口上的猪,都是能飞起来的,想飞,先学姿势。
伪智能,你给我走开!这不单单是智能产品消费者的一句心里话,更是埋头践行的行内者的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