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新冰箱本来是件高兴的事,但张先生每每看到自己买回家的“牌子货”,气就不打一处来。
一个云米冰箱,退货2次,换货1次,结果3个月后又坏掉了……
张先生找到客服,没想到客服玩起了“打太极”,迟迟不给解决方案。认识到自己被坑后,张先生“血压嗷嗷升高”。
事实上,张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云米冰箱压缩机不制冷、冷却液泄露、冰箱门关不紧等问题频频发生,让诸多消费者颇为生气。
产品问题屡屡发生,这足以引起企业的重视。更何况,这是小米的生态链企业——云米的产品。
云米是谁?堪称物联网家电第一股!
成立短短4年,便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作为一家有实力有抱负的企业,云米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云米创始人叫陈小平。39岁时,陈小平再也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便辞掉上百万年薪的工作,自己做企业。深思熟虑后,他决定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家电。
如何重新定义家电?
冰箱上嵌屏幕,随时查看食材的保鲜状况;当洗衣机洗完衣服,你身在厨房也能听见智能设备的提醒;洗澡时发现沐浴露、洗发水不够了,可以在浴室一键下单购买……
凭借着一款款“动口不动手”的智能家电,陈小平率领云米一路过关斩将。2014年成立的云米,2018年便成功上市!
上市只是过程,绝非终点。陈小平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
截至2020年底,云米科技家庭用户总数量突破510万!现阶段,云米已将战略眼光放在了2030年,目标成为一家大型高科技集团。
目标虽远,但仍需脚踏实地。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云米的研发费却只占总营收的3.55%,远低于营销费用。若云米想在10年内“闪电扩张”,增加研发投入必不可少。
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2%,近两成公司研发投入占比20%。相比之下,靠科技驱动的云米不免显得有些“寒碜”。
而云米冰箱质量之所以被消费者诟病,或许是因为代加工模式这一大硬伤。为了减少成本从而降低售价,云米的产品多是由其他合作的工厂贴牌代工。“轻资产”的模式固然降低了运营成本,但也造成了其在产品工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如今的市场,是产品与营销“双剑合璧”的天下。光有好产品,不懂营销卖不出去;一味侧重营销,没有好产品支撑也无法“存活”。
已有无数家企业通过实战验证,“重营销轻研发”的路行不通。
靠营销爆红的品牌不是没有,江小白便是其一。虽然凭借文案与创意在白酒市场中冲出重围,但口味一直为人诟病。被产品质量拖后腿的江小白能走多远,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快钱好赚,产品难得。这也是融资时为什么投资人要对产品刨根问底的原因。你的产品是否戳中了消费者痛点?产品技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被人复制了你的技术,你还能保持领跑地位吗?
但转念一想,若产品成为我们抢占市场的利器,而我们又掌握了正确的营销法,项目成功怎会远?
若你营销做得不错,建议加大研发投入;若你产品技术壁垒很高,但碍于性格等原因无法推广出去,建议找营销团队帮忙。很多企业家都是行业技术大牛,在研发上的实力自然是没话说,营销能力则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很多发展遇到瓶颈的创业者,都来到了明德资本生态圈寻找解决方案。其中,有的在3个月内拿到了700万融资,有的则抓住了上市的契机。在了解完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后,说不定能为你解开心中的疑惑。
祝你的项目能同时拥有产品、营销两只羽翼,在未来展翅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