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198l冰箱加氟多少钱(冰箱加氟90g一般多少钱)

198l冰箱加氟多少钱(冰箱加氟90g一般多少钱)

更新时间:2021-12-23 01:55:51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冬奥会时将承担速度滑冰比赛,在此将诞生14块金牌。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国家速滑馆无论是从建造技术、还是建设速度,均体现了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其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度33米,能容纳约12000名观众。

外形上,国家速滑馆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因此,又被称为“冰丝带”。与雄浑的钢结构“鸟巢”、灵动的膜结构“水立方”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此外,国家速滑馆还是一座富含新时代、新技术、新理念的场馆,科技创新、理念创新被广泛应用。例如:在运营模式上,国家速滑馆采用了“PPP”模式,政府仅用28.9%的财政资金就撬动了社会资本、技术投入到场馆建设中,形成了投资、建设、运营、赛事经纪一体的运营模式,确保国家速滑馆冬奥会后25年仍然能够可持续发展,仍然服务大众,服务冰雪运动,为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北京方案”。

智慧场馆 提供生动“中国方案”

国家速滑馆通过“智慧建造”,创造了8个月完成主体建设的“冬奥速度”。

智慧建造相比较传统建造就像流水线作业和互联网“众筹”。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各方面各系统设计师先在数字世界搭建起一个“冰丝带”。形象地说,在国家速滑馆开工建设时,数字世界的国家速滑馆已经建成了。随着开工建设,大到8500吨的钢结构,小到每一块大小各异不同曲面玻璃的数字信息进入各专业厂家已经开始同步生产,随着建设统筹在现场进行拼装。

国家速滑馆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场馆,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就像给场馆配备了一颗“大脑”。比如:可以通过智慧管理,使得馆内气温分层。冰面一个温度,确保冰面标准稳定;运动员比赛空间一个温度,保证运动员体温体感,有利于创造最佳运动成绩;观众席一个温度,可以达约16℃,为观众营造一个舒适的观赛环境。

拥有了“智慧大脑”的国家速滑馆,未来将为观众、赛事组织和参与者提供优质的观赛体验、完备的服务保障,使速滑馆成为一个智慧场馆和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场馆,满足于赛事,造福于人民,树立新时代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的典范,向世界贡献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方案”。

“冰丝带”幕墙完美展示速滑馆的速度与激情

国家速滑馆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每一块玻璃都有不同的弯曲弧度,幕墙外有22条高低盘旋、环绕飘舞的“冰丝带”。这种外形设计,呼应了速滑馆的主要功能,在进行速滑运动时选手在冰面划过的痕迹就呈丝带状,也寓意选手如丝带般翩翩起舞,展现最美的英姿和风采。

编织天幕,创下世界体育场馆之最

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国家速滑馆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极大的节约材料,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速滑馆建设团队将这张索网称为“天幕”。“编织天幕”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有一个巨大的羽毛球拍“绷”在了场馆的上方,只不过这个球拍不是由树脂纤维而是粗大的钢索编织而成,不是平面而是马鞍形,类似一个“薯片形”。因此,其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建设者通过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编织成长跨198米,短跨124米的索网状屋面,再铺设1080块4米×4米单元屋面板组装而成。由于索网屋面的空间形态非常复杂,张拉以后每一个“方格”空间形态都不一样,因此填充的每一块单元体尺寸也不同,需要通过实测得到数据后再进行加工定制。

2020年5月,国家速滑馆斩获“2019年度中国钢结构行业的最高工程大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

以服务运动员为核心,精心规划运动员活动区

国家速滑馆东南侧区域,规划了专门的运动员活动准备区,这里有14间运动员更衣室、近千平方米的运动员热身区和约700平方米的力量房。“国家速滑馆场地纪录墙”里展示着相约北京测试赛期间运动员创造的个人和“冰丝带”的场地纪录,也在静静等待新纪录的创造者。

运动员力量房内,有序摆放着各类健身器材。器材分为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两大类别,专门为速度滑冰选手赛前热身而准备。热身区内蓝色的塑胶跑道总长为138.3米,宽为6.2米,由世界知名塑胶跑道供应商提供。更衣室内按照运动员赛前赛后使用习惯,摆放了更衣柜,条凳,赛时还会配备相关洗护用品和防疫物资,室内环境清新,物品摆放整洁。在冬奥会后,这些场地设施也将作为奥运遗产的一部分,为来“冰丝带”的冰上运动体验者提供服务。

二氧化碳多功能全冰面场馆助力场馆可持续

国家速滑馆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事实上,国家速滑馆已成为未来同类项目的标杆。“冰丝带”近12000平方米冰面,通过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冬奥会期间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冬奥后,该馆将向公众开放,成为能够举办短道、花滑、冰球和冰壶等赛事及大众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

整个制冷系统兼顾绿色和节能要求。二氧化碳是天然工质,环境友好,其臭氧消耗潜值(ODP)为零,全球变暖潜值(GWP)为1。相比之下目前常用的氟利昂类制冷剂如R404A的GWP值为3850,二氧化碳会比乙二醇系统对冰面质量的把控更有优势。经模拟分析,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有把握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利于运动员创造好的成绩。二氧化碳系统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高品质余热,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相比较传统冰场可以有20%以上的能效提升。

加拿大的制冰师马克领衔下,中外制冰师的配合更加完美。国内外制冰师在制冰技术、制冰工艺、系统调试等领域深度合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办奥理念。

国家速滑馆制冰运维团队和在校实习生的加入,为后奥运时代场馆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服务3亿人上冰雪,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工程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作用,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意义,可积极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冰雪运动技术路线和方案”的探索和验证提供基础和经验。

国内测试活动、国际测试赛 获多方赞许

2021年4月,“冰丝带”首次制冰之后,迎来了国内测试活动,实现了测试场地硬件设施、竞赛组织保障、场馆运行机制、指挥体系运行和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的测试目标。

时隔半年,10月份的“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规格更高,也是第一次有国外选手在“冰丝带”参加比赛,国家速滑馆在场馆运行、竞赛组织等各个业务领域都按照奥运会赛时标准进行保障。国际滑联的技术代表和国际技术官员亲临现场观赛,比赛的整体氛围更贴近于正赛,各方对“冰丝带”和防疫组织工作赞不绝口,运动员普遍对冰面质量和场馆设施表示满意和肯定,四名运动员五次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绿色、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冰面,也为外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创造了条件。

赛后长期可持续经营,服务中国冰雪运动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逐步打开大门向社会开放,为群众健身提供场地设施;开展多种经营项目,开拓多种经营方式,为场馆赛后运营提供先进经验。通过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经营业态,在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努力建成以冰雪运动为核心,全面促进全民健身、体育消费的新型城市文体综合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冬季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坐标。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高晨晨

流程编辑 严圣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