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美菱冰箱三开门冬天调多少合适(美菱冰箱冬天建议调到几档)

美菱冰箱三开门冬天调多少合适(美菱冰箱冬天建议调到几档)

更新时间:2022-02-26 06:35:10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6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29位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七一勋章”。坐着轮椅车第一个上台接受勋章的是“渡江英雄”马毛姐。马毛姐一直以来敬业无私,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党的事业。她在自己女儿刘沂棋的心目中是个什么样子呢?

进京受奖前,女儿从电视上看到母亲

刘沂棋原来与母亲同在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工作,深受母亲的言传身教。后来去深圳打工,继而赴香港,她一直认为“母亲是我永远的骄傲和榜样”。其子亮亮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京创业,外婆在京受奖时,这个从小外婆带大的孩子特别想去见见外婆呢。

马毛姐要进京受奖,刘沂棋满心想陪母亲前去,可疫情受阻,一时无法回来。好在现在通讯发达,她能及时了解母亲的行踪。

刘沂棋与妹妹请了位保姆照顾母亲,老人出入都要坐轮椅车。6月27日那天,安徽省委书记和合肥市委书记等领导登门看望即将进京受奖的马毛姐,女儿从电视上看到母亲。

今年4月17日,安徽博物院展出了马毛姐此前赠送的一件送解放军渡江时自己穿的破旧棉袄。这件岁月留痕的棉袄打满了补丁。72年前的4月20日夜晚,14岁的马毛姐穿它在身上,和哥哥马胜宏划着自家的小船送解放军渡江作战,来回划了六趟,送三批解放军渡江。这件棉袄右袖还有个弹洞,子弹咬破了马毛姐的右胳肘,血染这件旧棉袄。

7月1日晚,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与已从香港回内地、正在珠海隔离的刘沂棋联系时,讲起记者24年前第一次到她母亲家采访,恰巧那次她带儿子从香港回娘家。我们说起她母亲为1954年大洪水丢失了两件宝贝而泪流满面的情景。刘沂棋说,为这件事母亲流过太多的泪水了。

被马毛姐视作无价之宝的两件宝贝,一样是毛主席给送马毛姐的一个本子,上面毛主席题写: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另一样是1951年国庆节毛主席请她吃饭时,让人给她买的两件衣服。刘沂棋清楚地记得,当时马毛姐哭得很伤心,哽咽着说:“毛主席是我们老百姓的大救星,我一天也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恩情!”

记者24年前蹲守杏花公园,终于采访到马毛姐

24年前,记者当时还是几家报社的业余通讯员。这年的4月,琢磨着渡江战役胜利纪念日快到了,能否采写出与渡江战役有关的新闻来。当年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肥东撮镇瑶岗,还是个极少有人知晓的地方。记者曾多次深入那里,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写出长达五千多字的报道,揭秘瑶岗这个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指挥总部。《新安晚报》图文并茂刊发了此文。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看到此报道后,作出重要批示。瑶岗这个当时由撮镇两个退休小学校长四处奔波张罗、不为外人所知的小村落,开始为外界知晓了。

这是马毛姐肖像(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除了瑶岗与渡江战役有关外,记者小时候常听到的渡江小英雄马毛姐的故事是绕不过去的。掐指一算,这位当年的小英雄也有六十开外了。四处打听,终于获悉她在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离休的,还担任过副经理职务。

记者辗转找到这家公司的一些老人,他们告诉说:马毛姐家就在杏花公园南门边上,她天天都去杏花公园。

于是,记者连着几天早上都跑到杏花公园南门口,见到年长的妇女就上前问:“你知道马毛姐吗?”或者直接问:“您是马毛姐吗?”连着问了几天,有人说,马毛姐女儿带外孙从香港回来了,她这几天没来公园锻炼身体。

一天早上,记者再去公园门口时,一位年长的妇女上前拦住我说:“我跟马毛姐说了,她说愿意见你。我带你去她家。”

马毛姐家就在公园门口西侧一栋楼内,她住一楼。房子很旧,地面也是水泥地,客厅只有一张老式三人沙发,一张四方木桌靠在墙边,几只木板凳,墙拐放着一台单开门老式旧冰箱。

记者先自报家门,称自己是庐江人,老家与无为相邻,从小听马毛姐勇敢渡江的故事长大。还自述自己的大伯与小叔都上过抗日、抗美的战场,一死一伤。

一直在听记者说的马毛姐情绪调动起来了。她一开口就说:“我没有一天不想念毛主席,我的名字还是他给起的呢。”有幸与当年的小英雄面对面,比此前看到的任何一部介绍马毛姐的书或文章都更激动人心。

马毛姐讲述运送3船解放军抵达长江南岸全过程

马毛姐说,1949年的春节是非常难忘记的,头年8月无为解放了,许多解放军驻到无为,老百姓特别高兴。自己家在泥汊乡马家坝村,离长江才五六里路。父亲与哥哥是江边渔民,自己在家排行老三。春节刚过,解放军在无为开始征集民船与船工,后来才知道那时在无为的大小村落里驻着20万解放军。无为老百姓挑米担柴,修路挖河,教解放军划船。当时,自己14岁,跟着哥哥马胜宏去听动员会,与哥哥划着自家小船报名参加渡江突击队。

天天盼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真要打仗了,老百姓与解放军一样激动与紧张。4月20日晚10点,驻扎在无为的解放军就从无为县白茆洲上船出发。当时,自己和哥哥马胜宏划着船与另3条船组成渡江突击队,开船前,一个挎盒子枪的解放军见一个小姑娘在船上,说太危险,硬是被他赶下船。自己在岸上,眼睁睁看着船驶离北岸,情急之下抓起一根长竹篙,往后退猛向前跑,竹篙插进江里,一个撑杆跳,稳稳地落在自家船头上,哥哥马胜红多了帮手,专心扯船帆。自己一手掌舵,一手划桨,心想今晚就是拼一死,也要把突击队员送到南岸。枪炮响了,船上战士盯着前方,自己和哥哥忽左忽右全神驾船冲向南岸。船快靠岸时,那个挎盒子枪的解放军回头看见掌舵的还是那个小姑娘,问“你不怕吗?”我说:“我不怕死,我会掌舵,会划水。”他问叫什么名字,我说了句“三姐”,不知道他听清了没有。船要靠岸,他带战士们跳下船冲上岸。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以马毛姐为原型设计的雕塑。(渡江战役纪念馆供图)

4月的江水还是冰冷的,自己的右胳肘被流弹打中,血染红了棉袄,索性脱掉破烂棉袄划桨。看到那么多解放军落进江里,伤心都来不及,只想快点再快点,送解放军到江南岸。那一夜,自己和哥哥来回长江6趟,运送3船解放军抵达江南。

解放军打过长江后,自己心里与大伙儿一样高兴,后来才知道当时无为就有三千多个船工划桨送解放军到江南岸,有个叫周德义的渔民都快70岁了。渡江战役胜利后,无为许多支前民工被授予渡江英雄和渡江功臣称号,自己不在名单里。反正做了件开心的事情,根本不在乎那些称号。

后来过了些日子,华东野战军派人来授予自己“渡江特等英雄”称号,还记了一等功。可能是坐自己船的那些解放军传一个小姑娘很勇敢、很机灵划船送他们过江,上级补发了这个光荣称号。马毛姐让从外地回来的女儿刘沂棋找出一张发黄的《渡江船工光荣证》,上面以陈毅司令员与粟裕副司令员的名义,给渡江船工们作纪念,写得很客气:“协助本军渡江作战、英勇行船,完成任务。本军除致感谢之意外,特发给渡江船工光荣证,以资表扬。”

参加国庆观礼,毛主席请她吃饭

马毛姐的外孙子亮亮当时还小,未上学,随母亲从南方回来,很是调皮好动,跟外婆吵着要吃冰棒。马毛姐起身去墙拐开冰箱门。这台老旧的美菱冰箱怎么也打不开门,还是女儿来设法打开冰箱门。她说,“我妈妈一直非常节俭,舍不得浪费。这冰箱都用多少年了,还舍不得换。”马毛姐回到沙发上坐下说:“有些旧东西还是无价之宝呢。”女儿刘沂棋笑她,“我知道你又心疼把毛主席给你题词的小本子丢了,还有那两件毛主席让人给你买的衣服”。一句话竟把马毛姐的眼泪说掉下来了。“毛主席是我们老百姓的大救星,我一天也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恩情。”

马毛姐与毛主席的见面,迟到了两年。早在1949年国庆前,上级通知马毛姐去北京参加开国大典。马毛姐的父母老实巴交,担心丫头太小,不放心出远门,便谢绝了。几十年过去了,马毛姐为当年错过了开国大典还觉得遗憾。好在毛主席没有忘记自己,1951年国庆前,上级再次通知她参加国庆观礼。一同受邀去北京的还有无为县另一位特等渡江英雄车胜科。

这年9月26日,马毛姐随安徽代表团一起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9月29日晚上,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设宴招待进京的各省代表团成员,马毛姐有幸看到了毛主席。10月1日,马毛姐上了天安门城楼,又见到了毛主席,心里十分激动。10月3日代表们观看京剧时,马毛姐看到毛主席、周总理、陈毅司令员。

看戏第二天早上,有人把马毛姐接到了中南海。毛主席见她穿的衣服很旧,对身边人员说:“去给她买套新衣服。”转身向江青及李敏、李讷介绍:“这就是渡江战役中那个年龄最小的女英雄。”马毛姐记得毛主席请她吃辣椒,还把肥肉往她碗里夹。毛主席问她学习状况,马毛姐说已在安徽炳辉子弟学校上学了。“想不想在北京读书?”马毛姐没想到毛主席问了这句话。自己当时紧张得要命,低着头说:“我想家,要回家。”临别之时,毛主席送马毛姐一些学习用品,还在一个本子上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到家乡后,马毛姐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工人,后来当上了副经理。

那次采访马毛姐还有个小插曲,我的文章在《新安晚报》上刊发后,反响很大。美菱冰箱厂负责人看到报道后,主动联系,要将刚刚出品最新式三门冰箱送一台给马毛姐用。记者带他们把冰箱运到马毛姐家时,她不喜而怒:我怎么能受你们的礼?一时间我们尴尬地被拦在门外。记者急中生智,给冰箱厂出点子:把她那台最老的单门冰箱收回厂当展品,换台新的用。刘沂棋当时也觉得这样说可能过得了妈妈那一关。马毛姐听了后,盯着冰箱厂人看:“那旧的你们真有用处?”

后来,我调入报社后听曾在美菱冰箱厂工作过的同事杨宇坤说,马毛姐那台老冰箱真是第一代产品,当展品保存了。

女儿分享与母亲的长情大爱

刘沂棋说,这次妹妹陪伴母亲进京到颁授“七一勋章”现场,母亲拿到勋章就交代妹妹:“待我百年之后,你和姐姐把这勋章送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去,后人看看,更好的为党和人民服务。”自己因为疫情受阻,已有一年多不能回合肥陪伴母亲了,这次设法回来,隔离些日子就能见到母亲了。母亲节那天,自己思念母亲,情不能自己,便动笔写了篇《我的母亲》。刘沂棋让我抽空看看,给修改一下。

记者对着刘沂棋手机拍摄的五页书信照片默读,并转录成文字。反复读了几遍,写得情真意浓,一个中国革命好老太太、伟大无私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记者照录于下,与大家分享这份珍贵的人间长情大爱!

《我的母亲》

刘沂棋

今天是我母亲88岁生日,一大早心情就很低落。因为疫情,连续三年无法回合肥过年,也自然无法给妈妈过生日。

妈妈的生日是正月初八,听人说正月出生的人运气不差。我却觉得善良的人运气会更好,母亲的善良像一束光,时时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程。

小时候对妈妈很不满,因为总觉得见不到她。印象中母亲不善家务,心思也极少放在家人身上。整天不是四处开会,就是去了农村工作队,有时几个月都不归家了。那时爸爸工作也很忙,遇到他们都不在家,我和妹妹连饭都吃不上。更为恐怖的是到了冬天,发现棉衣棉裤没了。问了妈妈,她说到了乡下看到孩子们没衣服穿就就送给了她们。

记得那时父母经常吵架,基本上都是为钱。早先是母亲当家,每到月中钱就就用完了。本来家里孩子就多,妈妈工资还要拿出大半给外婆。因为外公早逝,外婆又是小脚,几个舅舅年幼。日子已经是提襟见肘,偏偏母亲心软,见不得别人难过。在那个普遍贫穷的年代,也经常接济别人。没办法,家里的经济权交给了爸爸。

我记得那时的亲戚持别多,个个叫我妈妈“姥姥”(无为土活即姑妈),后来才知道那都是我的乡亲。只要来合肥办事、看病,就吃住在我家。家里本来就小,再来几个就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有时难免有点怨言。母亲就说:“谁还没个难处啊!人能帮人尽量帮,他们在这里又没有亲人,只能来找我啊!”

母亲对人无比大方,对自己却很小气。在我印象中,基本上没在自己身上花过什么钱。在家里吃饭,只要我们吃的菜她就不吃,没人吃的她才吃。有时农村的亲戚带只鸡,鸡腿我妈一定夹给我奶奶吃。她说,小孩子以后有大把东西吃,所以好的要给老人吃。然后是孩子和我爸,她顶多用鸡汤泡点饭吃。每次让她吃,她就笑着说:“我很快就去开会了,到时就有好吃的啦!”

我也很喜欢妈去开会,因为那就意味我和妹妹有好吃的点心了。妈妈一走我们就开始盼望她回来的日子。每到散会的那天,我们姐妹就站在路口,等着妈妈从那里出现。后来才知道,为了给我们带点心,妈妈每天才吃一顿饭,那点心都是她省下的餐卷换的。每每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会不争气地滑落,眼前会浮现妈悄悄离开餐厅,慢慢在街上踱步的情景。

在大多数人眼中,妈妈是个很傻的人,但我清楚她是个大气、具有大智慧的人,这么多年没见过她与人争执,更不会为了利益逢迎拍马。母亲1949年就参加革命,工龄很长,级别很低。每次升级,除了个个都升,否则她一定会让给别人。久而久之,单位的人也就习以为常了。

我曾经和母亲一个单位,常常为她抱不平。她总说争那小利有什么意思?钱再好也没人好啊。有一次有人通知我说,你母亲被撞倒,送进了医院。我急忙赶过去,问是谁撞的?她说是个中学生,都吓坏了。当时就让他走了,还是个好心人把她送到医院的。

妈妈离休后,开始为家为子女付出了。爸爸很小就在上海学徒,听惯了吴浓软语,有点看不惯母亲的爽朗及不拘小节。每当母亲开怀大笑,爸爸都忍不住皱眉头。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对我爸的爱。生活中不但不让我父亲为她花一分钱,还把他每月需要的烟酒买好。我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你爸对我有恩啊!要不是他让我接济娘家,我妈和兄弟活不了啊。你爸看钱重是因为他穷怕了。”

我儿子一岁开始有我妈来带,在她言传身教下,孩子纯洁温良、极有礼貌。见到老人家,一定要叫到人答应为止。看到杂货铺前拴着瑟瑟发抖的小猫会心痛的流泪不止......

这几年,妈妈的腿开始无力。怕她摔倒,妹妹帮她请了贴身保姆照顾。有个年纪大的阿姨经常在她面前哭诉她儿子如何不孝,自己有多惨。母亲常陪她一起哭,然后塞个三百五百给她。

这就是我善良的母亲,我们全家引以为傲的母亲,这辈子能做您的女儿是多么幸运!自古至今仁者寿,妈妈呀,希望您长命一百二十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何显玉

编辑 许大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