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最后一个周五,最想和大家说:再坚持两天,就过年啦!
虽然每年都在吐槽这年是越过越没年味了,但作为一个仪式感满分的广东人,春节必做的事还是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
比如说贺岁歌一定得听刘德华的《恭喜发财》,那么贺岁片就肯定是成龙电影。
这个表情包我已经笑了一周了,感觉还能继续笑到明年。
一个温知识——成龙电影,其实就是春节档的起源。1995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九),《红番区》在内地院线上映,票房成绩达到了惊人的3500万元,也让一众电影人看到了春节档的商机,从此开启贺岁片元年。
再补充一个冷知识:第一部打进内地市场的成龙电影是1994年的《醉拳2》,同样也是春节期间上映。
贺岁片专业户冯小刚:好耶! / 《甲方乙方》
虽然年年月月“片”相似,但最重要是搞出点新意思。比如说当大家还停留在感叹“天下功夫唯快不破”时,你就可以站出来教大家“见招拆招”,一语道破成家班人均绝世高手的天机。
想要做到这点非常简单,只要你提前看这部纪录片就可以了——《成龙的特技》。
温馨提示:高糊画质,大家忍忍。毕竟这部纪录片其实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录像带。
由成龙亲自担任“讲师”,配上实践剖析他在众多代表作之中是如何利用动作特技效果,配合个人的灵活身手,拍出银幕上令人提心吊胆的真实动作场面。
银幕上超越人类极限的惊险动作令人惊心,幕后的动作拆解分析也同样精彩得让人目瞪口呆。一般人的解说方式是一言不合才上手,成龙讲师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他是一言不合就上墙。
随随便便上墙就算了,毕竟他是成龙。但他还可以在仅靠四肢撑墙助力的悬空状态下,再腾出一只手滔滔不绝地给大家继续解说。
很多幕后的东西都叫“技巧”,但在《成龙的特技》里,这些也是真功夫。正如成龙自己在片中说的:“这是唯一的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这就叫成龙的办法。”
为了节省成本,成龙电影里从高处跳下的镜头,通常都是在地上铺十几个苹果箱,再在箱子上面盖一层海绵垫。等到“跳”习惯了,就连垫子都可以略去,省时又省力。
而要做到戏中人被打飞出去那一刻的画面足够好看“过瘾”,那就在演员的鞋子上绑钢丝绳,当成龙踢倒、绊倒对手时工作人员猛力一拉绳子,演员就会非常戏剧化地迅速“飞离”画面。这样做只有一样缺点:演员会被钢丝绳勒得很痛。
救命钢丝绳售价:2美元。
还有更多“省钱“小妙招:近身打斗时,双方演员在手上、脚上都撒上白色粉末“power粉”(主要是可食用淀粉),一旦有激烈的身体接触,尘埃就会随风飞扬,不用加后期特效也能将击打效果具体视觉化,呈现出肉眼可见的力量感。
一般的玻璃非常不容易碎,所以拍戏时都会用糖胶玻璃是业内共识。糖胶玻璃虽好,就是有点贵,所以更节约的办法是,把玻璃的四个角都垫上螺丝钉,人只要用力撞击这些做过手脚的玻璃,就能得到遍地碎成渣的玻璃。
前段时间《成龙的特技》有个片段节选视频在微博上疯传,场景疑似是一个“家具城”,其实是一个成龙长期租下的仓库,里面放上了大量练习特技动作的道具。
无论是成家班、还是想要当“打星”的演员,只要不怕吃苦肯练肯摔,这个仓库随时欢迎任何人来“自讨苦吃”。
而成龙很多动作的设计灵感,也是在这个仓库诞生。比如说日常用品都可以被他玩出新效果:板凳、梯子、垃圾桶甚至冰箱门,连黑胶唱片也能拿来随手一扬,因为“在空中旋转时这个画面很好看”。
成龙电影是纯粹的,当你走进影院,就能直接感受到那股受欢迎的、令人愉悦的共鸣。“但这种动作喜剧绝对不是粗糙简陋的,因为它们是淳朴的,没有讽刺、做作或自我意识。”
这是当年成龙打进好莱坞后,美国杂志《电影评论》对成龙电影的评价。
“成龙电影是第一等的电影,它们是关乎动态的,而不是态度,因此它们与最早的电影美学——即看到事物移动时的惊奇和愉悦感保持一致。”
电影里,他是一个全力以赴抓捕目标的警察;在戏外,他是一个全力以赴娱乐观众的演员。
这些身份都是一样的:在跑、跳、飞的冲动、张力之间,压抑与释放过后所产生的快乐,就是最终放手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