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去超市买#食品#的时候,最关注的信息就是保质期了。但不少消费者,对于保质期有很多误解,比如网上流传的这个段子:
“保质期到今天为止,得赶紧在晚上12点前吃完!
11点59分,还好吃完了......”
今天到保质期的食物是不是过了零点就不能吃了?
当然不是。
《食品安全法》规定,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食品安全#
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
食品的变质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食品成分或者其中的细菌,不会看着保质期按照我们的指示变化。
它不会像许多人想的那样:在保质期之前,老老实实待着;过了保质期,一下子就变成了毒药。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过期#食品会吃坏肚子,食物过期了就要扔掉。但这个保质期怎么会计算得到不偏不倚地落在未来的某一天呢?
美国一位小伙子十分怀疑,有些过期食品其实吃了也没问题。他决定吃足一整年的过期食品,亲身验证自己的猜想。
斯科特·纳什是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一次,他在冰箱里发现了一瓶过了有效期半年的酸奶。但他毫不顾忌,直接拌着冰沙吃了下去,过后也没有出现健康问题。这次忐忑的尝试,就此开启了斯科特为期一年的疯狂实验。
与常人小心翼翼地避免食品过期相反,斯科特想尽办法搜寻过期食品落入口中。对于食物的选择,斯科特只有两个准则,一是过期了,二是看起来不至于太糟糕。于是他吃了过期一年的墨西哥馅饼、过期九个月的酸奶、过期几个星期的肉类……甚至一块在冰箱放了几个月后已经发霉的黄油,他刮去表面的霉菌后也用来做饭。而斯科特不仅自己参与这场实验,他还叫上家人一同吃起了这千奇百怪的过期食品。
在一年的过期食品挑战之后,斯科特和家人身体并没有出现不良状况。这也证实了斯科特当初的猜想没错,过期了的食品未必会导致食用者患病。
过期食品真的没问题吗?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又有什么意义?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一般是指在生产厂家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食品优良品质的期限。也就是说在这段期限,食品不会“坏”。
这里的“不会坏”一般包含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食品的品质不变,厂家承诺保质期内,食品的外观、口感、风味等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另一方面是指生产厂家可保证食品安全性,在保质期内,正常的储存方式可以保证食品不会腐败变质,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保质期内≠安全,保质期外≠不安全许多人把#保质期#当作一个“安全保障”,觉得“没过期”就安全,“过期了”就有害。但实际上我们对保质期有着很大的“误会”。
【01】保质期内的食品一定安全吗?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的保质期与食物的贮藏条件和包装有关,如果没有按照厂家标注的贮藏条件保存,食物也可能提前变质。
比如说,鲜奶保质期两周,是指没有开封而且冷藏的前提下。如果已经开盖,或者放在室温下,那么就可能很快变质。
【02】过了保质期还能不能吃?
严格按照食品的储存条件来,真实的食品保质期其实比包装上的保质期更长,所以也不必在食品保质期到期的那一天惶惶不知所措。
即便已经过期了一段时间,只要兼具前面那位美国小哥的勇气和运气,也可能相安无事。
但是!过期的食品也许还是能吃的,这时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高。而要是吃过期食品吃坏了身体,也要提前做好自食其果的准备,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鉴定条件,知道食物确定会在哪一天变坏,又或者自己是不是天赋异禀、百毒不侵?
最佳的方式还是在保质期之前吃完,毕竟真出了问题,厂家是不会负责的。
想要食物永远不会过期,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如果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有些食品还是有可能延长保质期的。
冷藏 冷冻保存
冰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有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冰箱普及和降低胃癌发病率有显著相关,关键一点就是冰箱能够减缓细菌繁殖,相当于是“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
比如标明“贮存条件为室温、保质期为1个月”的食品,放到冷藏室可能3个月都不会坏。这是因为温度降低延长了保质期。不过需要将食物提前切成小块,吃一块拿一块,否则拿出来的食物温度反复变化,也易变质。
但冰箱也并不是万能的。
去年,便有9名食用“酸汤子”的黑龙江鸡西市民陆续身体不适,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抢救无效身故。初步认定是在冰箱中冷冻了近一年的面食被米酵菌酸毒素污染,导致此次严重不良事件。
同样大名鼎鼎的还有黄曲霉素,明确致癌物,是花生、玉米等作物的常见污染物,包括吃了污染饲料的奶牛生产的牛奶。#中毒#
所以即使放进了冰箱,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能及早吃完就快速解决,避免给细菌病毒留下可乘之机。
重盐腌制
盐是天然防腐剂。当食物中盐溶液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微生物在高盐失水环境下则难以生长,相对能够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另一方面,盐吃多了的坏处大家都知道,腌制食品也并不健康,同样不提倡大量使用这种方法延长保质期。
总的来说,部分过期的食物如果觉得丢掉浪费,可以发挥其他的用途,比如过期可乐可以用来清洁;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规划好消费,根据实际需求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