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是大伊万 军武速递
昨天,我们在文章《人类已无法阻挡朝鲜崛起!朝鲜劳动党成立76周年公开“朝鲜版东风-17”!》中对朝鲜在劳动党建党七十六周年之际,在平壤举行的“自卫-2021”国防展会中出现的几种中远程、洲际战略导弹,“火星-8”型准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等进行了简单介绍。
写文章的时候,大伊万手里关于此次展会的新闻图片还不是很多,甚至一度以为这只是人民军战略军火星炮兵部队搞的一次展览,但伴随着昨天更多的照片和视频放出,大伊万又得“我勒个去”一下了,毕竟,此次朝鲜人民军展出的“好东西”真的太多了。
朝鲜公布的导弹一览
就拿人民军战略军火星炮兵部队,人民军总参谋部炮兵总局下属的总部预备炮兵师团来看,从2019年开始频繁实施试射活动,曾经得到其它国家高度评价的两种战术导弹就被拉出来参展了:
其一是著名的“金斯坎德尔”“火星-11”型战术导弹,北约赋予的编号为KN-23型,该弹由于采用了双锥体弹头构型,故而具备了一定早期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技术特征,曾经在试射中打出过一个漂亮的水漂状弹道;
背景为朝鲜公布的主体弹名称:火星-11乙其二则是基于“火星-11”型改进的“加大版金斯坎德尔”,该弹在今年的3月25日实施过一次试射,试射时朝鲜人民军元帅李炳哲亲自到场观摩,该弹的具体型号当时没有公布,此次也进行了公布,被称为“火星-11乙”型。看来,这款“加大版金斯坎德尔”导弹,的确是人民军在“火星-11”型战术导弹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弹体进一步改进而来的。
同时,在上个月刚刚进行了试射、给大伊万以极大震撼的朝鲜版陆基巡航导弹也进行了公开展示。从公开画面看,该弹的外形、尤其是折叠弹翼的设计,与俄罗斯的3M14“口径”巡航导弹略有相似,但又有朝鲜自己的特色。比如该弹的助推器长度就明显高于其它国家的同类装备,可能是因为该弹重量较大,也有可能是因为朝鲜制造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比冲较低;
此外,从公开图片看,该弹在弹体头部还有一片黑色的圆形区域,虽然暂时没有信息证明这片黑色区域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但考虑到美军“战斧”Block4系列巡航导弹的改进,也考虑到此次展出的巡航导弹可能只是模型弹或教练弹,大伊万认为,不排除这片黑色区域实际上是红外或电视制导窗口,在模型弹上用黑色油漆进行了标识,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等待实弹发射的正面图片才能确定。
除了火星炮兵部队、人民军炮兵总局公开的这几种战术导弹,巡航导弹,包括超大型远程火箭炮(也就是所谓的“600远火”),人民军陆军常规部队还公开了一批战术级的陆战武器,比如多型号的远程火箭炮、反坦克导弹等,其中一款外形类似于“长钉-NLOS”型反坦克导弹的重型远程反坦克导弹引起了大伊万很大的兴趣。
此外,人民军陆军还公开了一批巡飞弹,有些巡飞弹的外形与咱们在本届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同类装备有些相似,当然,这并不代表二者之间有什么技术上的联系,可能只是趋同设计而已,不过,朝鲜的这些巡飞弹都没有公开的试射和装备画面,不清楚具体战斗力如何。
2型特殊的导弹
在这么多参展的装备中,除了常规地对地战术导弹、远程火箭炮、重型反坦克导弹和巡飞弹等,大伊万最感兴趣的装备有两个:一是摆在“火星-12”型中远程战略导弹和“北极星-5”型固体燃料潜射战略导弹之间的、外形怪模怪样的某型陆基战略导弹(存疑);二是同样在九月份进行过一次公开的试射活动、此次也是首度公开的、发射筒外形和S-400比较类似、弹体外形却“不走寻常路”的人民军空军与反航空军装备的某型地导。
某型地对地导弹
咱们先说这个摆在“火星-12”型和“北极星-5”型之间的、外形古怪的地对地导弹好了。由于该弹摆放的位置比较靠后,又比较低,大伊万在昨天的图片中居然把它给看漏了,通过分析最新的视频才发现有这么一个型号。从外形来看,该型地对地导弹似乎采用了一个“截短”了的“火星-12”号弹体,直径相比较“火星-12”型也有一定的减少,意味着该弹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总冲等技术数据上要比“火星-12”稍微弱一些。
但是,该弹在弹头设计上却又非常独特,它使用了一个直径相对较小的长圆锥体弹头,弹头头部是一个涂成橙黄色的、使用流线型设计的整流罩,尔后则是一直延伸到助推段的长圆锥体,在圆锥体的底边安装有四片较小的机动弹翼。从外形来看,该弹外形与美军“潘兴-2”型中程弹道导弹使用的机动弹头比较类似,算是一种双锥体高升力体弹头设计。
美国陆军“潘兴-2”型弹道导弹是最早的具备弹头末端机动能力的弹道导弹之一
总之,这种弹头构型,意味着人民军的这款神秘的弹道导弹具备一定的末段拉起、纵向机动能力,虽然未必能够达到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级别,但可以算作是一种早期的机动弹头。而在该弹可能承担的任务上,它可能承担两种任务:
其一是作为一种侵彻弹头,去打击美韩联军、甚至驻日美军的部分强固地下设施,毕竟该弹的弹头外形与部分侵彻弹头有些类似;
其二就比较神了,有些大佬认为,该弹很有可能算是朝鲜版本的“反舰弹道导弹”,毕竟它的机动弹头设计,包括弹头再入段、末段反复拉起、小翼气动面控制的能力,对于导引头捕获大型水面目标、实施末段机动调姿是比较有利的。
不过,即使该型弹道导弹真的具备“打击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但大伊万认为它真要形成完全战斗力,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一、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该型“反舰弹道导弹”进行过试射,毕竟朝鲜半岛就这么大点地方,朝鲜人民军每次实施导弹试射,美韩联军、美日联军基本上都能予以快速捕捉,并通过分辨导弹的飞行特征预判该弹的发射性质。如果朝鲜真的装备了这么一款具备末段机动能力、可以反复拉起的反舰弹道导弹,在试射时被美韩联军捕捉到弹头飞行特征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但目前美军、韩军均无发现该型弹道导弹试射的报道;
二、就算是正经的反舰弹道导弹,其“打击”一环在OODA循环(侦察-调整-决策-攻击:Observation-Orientation-Decesion-Attack)中也是相对不太重要的一环,更为重要的是由天基、空基、海基侦察设备构成的,由广域搜索和精密标定组成的态势感知单元。而这一方面,朝鲜人民军的建设毫无疑问缺课太多了,这意味着它即使装备了反舰弹道导弹,也很有可能在战时完全找不到对手的大舰队、而不知道把导弹往什么地方打。
某型中远程地空导弹
除了“反舰弹道导弹”,朝鲜人民军空军与反航空军还展出了一种外形极其独特的中远程地空导弹(射程同样存疑):该弹从发射车、发射筒的外形来看,与俄制的S-400型远程区域防空系统使用的51P6E2型全地形发射车、48N6E2发射筒比较类似,只是发射筒相对更长了一些。但是,从该弹的外形设计看,该型地导与俄制5V55、48N6系列地导的设计完全不同,俄制的这两款地导均使用了单级火箭发动机设计,弹体表面相当光滑,只有弹体尾部安装有四片气动控制小翼,高空气动控制则使用燃气舵来协助。
而从朝鲜方面公开的该型地导的外形来看,该弹采用了一个极其特殊的两级化设计:第一级使用了一个直径较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弹体尾部安装有四片面积较大的弹翼;而第二级使用了一个直径较小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且在头部、弹体中后部与级间段使用了三组弹翼设计。该弹的整体外形相当古怪,有大佬认为它和以色列的“大卫投石索”中近程反导拦截系统相似,大伊万觉得,该弹的总体外形,反而有点像俄罗斯空天军装备的“铠甲-S1”近程点防空导弹配备的9M335型导弹的放大版,而二级部分的设计,又和著名的“道尔-M1”配备的9M331型导弹比较类似,整个一个“混搭”设计。
从性能的角度考虑,该弹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配备了一个面积较大的气动控制面,可能是为了增强该型地导的近界性能,参考“大卫投石索”的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大气动控制面可能是朝鲜难以搞定导弹燃气舵的妥协;而第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了复杂的舵面控制,也可能是为增强导弹末段机动性,用于打击部分高机动目标,但是气动舵面在高空中的控制效率是很低的,这导致该弹的特征又不像是一种高空、远程区域防空导弹。
因此,大伊万个人认为、也只是猜测,这种被人民军给予高度评价的区域防空导弹,有可能是一种兼顾中低空防御的末段反导拦截弹,主要作战目标是进入低空的、美韩联军装备的ATACMS或“玄武”系列地导,这让它的总体设计更像是俄军9M96E2系列的放大型,以色列陆军“大卫投石索”的东亚兄弟。
总之,大伊万认为吧,此次朝鲜人民军的“自卫-2021”展会,在人民军主战武器系统的研发、装备上,揭开的秘密不少,留下的悬念更多,我们搞清楚了好几个“火星”系列弹道导弹的情况,但紧随其后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疑似反舰弹道导弹、疑似末端反导武器系统又让我们一脸懵。看来,未来咱们还要对朝鲜人民军给予高度关注,看他们还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