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继平
济南人都知道,天桥区有个地名叫“黄台”,如今的区划全称是黄台社区,隶属于北园办事处。在济南,黄台很有些名气,可说起黄台的历史,怕是就很少有人说清楚了。
先来看看济南有关志书上关于“黄台”的记载:明代陆釴《山东通志·疆域》说“所谓黄台者,今之黄台桥也。而山随黄台得名。盖汉台县故城,在其东也。”清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二》云:“华不注之西南三里许,曰黄台山。汉有台县,在山之东,其得名以此山否,不可考。”该志编撰者进而怀疑《通志》所说:“旧志既列黄台山于山川,复列黄台于古迹,岂山与台非一地乎?或一地而异名乎?”现在一些济南地名研究者,在谈到黄台时,也多引上述志书为据,但对先有的“黄台”还是先有的“黄台山”“黄台桥”等问题,却大都语焉不详。
据笔者考证,“黄台”一名,历史典籍中早有记载。成书于六世纪的二十四史之一《魏书》,作者是北齐史学家魏收(507—572)。在该书卷一百零六中《志·第六》就有历城“有黄台、华不注、华泉、匡山、舜山祠、娥姜祠”的记载。可见,“黄台”地名见诸文字至少也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实际存在很可能更早。
北宋以前,济南北郊一带一直是一片泽国。及至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七年(1130—1137),齐王刘豫“堰泺水东行入济故道”、修建小清河后,这一带依然是一大片湿地。黄台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形成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洲渚上有村落人家。由于舟楫之利,这里还形成了一处以贩卖鱼虾等水产品为主的“渔市”。早年间,黄台洲渚还有一座三孔石桥与南岸相通。金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任南麓(名询,字君謨、龙岩,1133—1204)曾写有《济南黄台》诗三首,生动地描绘了小清河开通不久后黄台一带的秀丽景色。
其一云:“满目江南烟水秋,济南重到忆南游。便欲移家渔市侧,轻蓑短棹弄扁舟。”
其二云:“柴扉水际昼还扃,落日城头晚照明。深绿淡黄洲渚冷,败荷无数似临平。”
其三云:“绿柳桥边簇锦鞍,红沙(一本作‘纱’)影里照烟鬟。归来书几高烧烛,浑似江乡一梦间。”
诗中的“临平”,指的是杭州临平(今余姚区临平街道办事处),该地自古为文人墨客游览胜地。“烟鬟”,指云雾缭绕的山峰,此处说的是不远处的烟云华山。曾在江北江南等地为官且广游过江南的任南麓,是在晚秋时节(估计是在山东益都为官时)的一个傍晚来到黄台这个洲渚上的,一眼望去,湖民家的柴门紧掩,夕阳落下济南城头之际,满眼深绿(绿柳)淡黄(残荷),烟云环绕的华不注山,热热闹闹的渔市上人头攒动,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不断从桥上来到这里。诗人在黄台洲渚见到竟是满眼的江南水乡景色,他一下子喜欢上这里,竟然想把自己的家搬来这里,过上“轻蓑短棹弄扁舟”神仙般的惬意生活。即使回到寓所,点上蜡烛读书时,仍然觉得仿佛是在梦中游览江南风光一般真切。
元代大臣王恽(1227—1304),曾在57岁时出任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副使。他在来济后的第二年(1284年)寒食节那天游览华山,路过了“黄台北渚”,他从大明湖历下亭登船后,出北水门,进入小清河,“泛滟东行约里余,运肘而北,水渐弥漫,北际黄台,东连叠径,悉为稻畦莲荡;水村渔舍,间错烟际,真画图也。于是,绿萍荡桨,白鸟前导,北望长吟,华之风烟胜赏,尽在吾目前矣。”在这篇《游华不注记》中,他两次提到了“黄台”。一是“黄台北渚”,一是“北际黄台”,可见那时黄台周边依然是烟波浩渺的水乡,黄台只是近乎方形的水中高岗陆地。
结合以上《魏书》、任南麓诗题、王恽游记和陆釴《山东通志》来看,从北魏时代到金元时代,黄台一直叫“黄台”,而“黄台山”“黄台桥”之名的出现应当是明代以后的事儿了。如《通志》中提到了“黄台桥”,《县志》提到了“黄台山”。到清代,“黄台山”和“黄台桥”的叫法愈发多了起来。窃以为,“黄台”自古以来一直是一方洲渚的片区名称,这地方自明洪武年间还逐渐形成了“黄台山庄”“魏家庄”两个村落(后合并为黄台村)。明清以后出现的黄台山与黄台桥系皆因“黄台”而名,应是可信无疑了。
譬如,明代崇祯六年(1633)刻本《历乘·舆地》记载了“黄台山”,并注明山上有一座“月阳寺”(1946年被毁)。清代乾隆年间济南举人钟廷瑛曾以《黄台阻雪》《黄台雪霁》《黄台道中》四首为题写了歌咏黄台的诗歌若干首,诗中写了“寒山”和“桥头”,但未言明斯山、斯桥之名。清代诗人董芸曾这样描绘“黄台”:“黄台左挹鹊山,右揖华不注,其西南一带即莲子池故地也。稻田畦菽圃,回环映带,十余里不绝。林壑深美,最为胜处。”(《济南杂咏》)他的《黄台》诗中提到了“黄台山”,诗是这样写的:“鹊华影里掩柴门,门外溪流碧玉痕。
记得黄台山下过,淡烟疏雨稻花村。”另外一位清代山东候补道陈锦直接以《再过黄台山》为题写了两首诗,诗题提到“黄台山”,诗句则写到了“黄台堤坝”和“桥”,而且言明这桥是“三孔桥”:“陂塘略彴渡深洼,三空桥头艇子划。”谢焜则直接以《黄台桥》为题写了一首五律。到了1923年,戊戌变法的发起者康有为在《新济南记》中多次提到黄台山、利由闸和黄台桥,他说:“今驰道已至黄台山,黄台桥有农林学校在焉。”并建议“从黄台桥通驰道于华山前”,修建一处华山公园。在文中,他认为黄台以北至华山的“新济南”崛起后完全可以和他自称第二故乡的青岛相媲美,并向当时的山东督军田中玉和山东省长熊炳琦作出了“新济南必雄美冠中国都会”的大胆预言。
后来,康有为又在《新济南》一诗中再次用诗的语言把自己的设想进行了具体描绘:“……宜移新济南,华山下作绘。大开数驰道,公馆聚冠盖。山上掇亭台,夹道直松桧。学舍先移筑,侁侁胄子戒。游徼警长途,车马分驰载。居行游皆来,盛会于此赛。人皆美乐土,十年繁茂对。今日攀巉崖,荦确我仆惫。它时成大邑,四顾意气快。”
至于“黄台”因何而得名,本文开始列了几种说法,一是“黄台”因“台县”而名;一是“台县”以黄台山而名;再者就是“黄台桥即黄台”。以上诸说,虽有道理,但黄台之“黄”字却始终没有着落,还望识者晓之。
附:典故“黄台瓜辞”:
据《唐书》载:“高宗武后生四子,长曰孝敬皇帝弘,为太子监国,而仁明孝悌。武后方图临朝,乃杀孝敬,立雍王贤为太子。贤日怀忧惕,知必不保全,无由敢言,乃作《黄台瓜辞》,命乐工歌之,冀武后闻之感悟。后终为武后所逐,死于黔中。”唐·章怀太子《黄台瓜辞》云:“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章怀太子为何要说“种瓜黄台下”呢?他辞中的“黄台”又是指的哪里呢?当然肯定不是济南之黄台。未得解也。——张
(来源:别说学堂)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