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复勇,浙江庆元人,今年66岁,
16岁开始学习古代木拱廊桥营造技艺,
至今正好50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称
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
而在所有廊桥类型里,
木拱廊桥的技法最复杂,
几乎不用铁钉,通过榫卯互相咬合,
就可以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
用的便是木拱技艺。
而在吴复勇的老家,
闽浙地区的编木拱桥,在原理上正与之相通。
庆元也因为保留有近百座廊桥,
其中有十余座是木拱廊桥,被称为“廊桥之乡”,
生长在其中的吴复勇家族,往上推至少三代,
都做的是修桥营生,专精木拱廊桥。
他自己先后参与了,
古咏归桥、兰溪桥和国宝级如龙桥的抢修工作,
52岁时,又参与完成了濛州桥的复建,
这是我国现有最长、跨度最大的仿古木拱廊桥。
尽管中国木拱桥营造技艺,
在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但会修木拱桥的人还是越来越少,
把手艺传承下去,
成了吴复勇接下来最重要的目标。
10月初,我们来到吴复勇的老家庆元,
不修桥的时候,
他就在家里造模型,目前已经做了30多座。
他说:“万一哪座桥被台风吹垮了,
我按照这些模型,还能把它恢复起来,
就相当于是建了一个‘数据库’,
也算一种传承吧。”
自述 吴复勇
编辑 余璇 责编 倪楚娇
偏安一隅的廊桥之乡
庆元,浙江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以种植菌菇而闻名。
这里的常住人口不到15万,四面环山,溪流纵横,人们常用“遥闻山前相对语,跨绕溪谷数里程”,来形容当地山重水复的地理环境。
相传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达官显贵们逃到此处,被当地迷人的风景吸引,决定就此定居,并用当时的年号“庆元”来命名。
从地理上看,庆元是整个浙江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无数无名溪水,从各个山头流下,流经每个村、每个乡。全县境内大小溪流有926条之多。
对于庆元人来说,桥是出门行路的必经之道。
在这里,保留下来的古代廊桥有近百座,其中木拱廊桥十余座:史料记载年代最久远的双门桥,现存有确切纪年、寿命最长的如龙桥,现存单孔跨度最大,始建于明代的兰溪桥,等等。
远远望去,群山叠翠,竹海掩映之处,偶尔会看见一座廊桥架于溪流之上。
当地人自小熟悉这种由巨大的木头搭建而成的木拱廊桥。
但凡看到了廊桥,便是到了一处可以歇脚的地方,酷热时可乘凉,风雨天能遮风挡雨,就连朋友见面,也可以约在桥上,好不亲切。
除此之外,廊桥上通常供奉着当地的神仙,桥头则连接祠堂或庙宇,每逢重大节日,像是端午、过年、迎神,人们都要去廊桥上走一走,拜一拜。
廊桥,不止是物理上的通行之路,也是连接天地与人的一处通道。
一位修桥师傅的工作日常
庆元县城往南不远处,就是鼎鼎有名的大济村。
历史上,这里曾出过多名进士,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古村,至今村里还保留着许多明清古宅、古驿道、祠堂、古树,以及两座古廊桥——双门桥和莆田桥。1955年,吴复勇就出生在这里。
吴复勇祖上几代都以建造和修复廊桥为业。自16岁开始学习修复、营造廊桥,他现在已经成长为省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9月底,他刚刚从福建政和回到了老家庆元。
为了修复一座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古桥,他带着几个师傅已经在那里待了一两个月,每天早上6点开工,下午5点收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座桥约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因年久失修,好几年都没人敢从上面走。在吴复勇之前,当地人已经请了另一位师傅,虽然看了好久,他终究没敢动手。
头几天,吴复勇都在细致观察,在巨大的木拱架之间穿来穿去,查看损坏的情况。
最后吴复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修这座桥,只能是一根根地把坏掉的木头——部分松散和榫卯断裂的三节苗和五节苗替换掉,其他老木头则尽量保留,以便保持古桥的风貌。
吴复勇口中的三节苗和五节苗,是一座木拱廊桥的核心组成。
三节苗和五节苗,分别是由三、五排木头搭起的支架,彼此之间用一根根横向的木头——“牛头”连接。工匠们先搭好三节苗,再将五节苗从缝隙中交织穿过,不用一钉一铆,叠木为拱,这也是建一座桥最考验技术的地方。
想要在不拆桥的状态下替换三节苗和五节苗,说来轻巧,现场难度极大。
吴复勇花了好几周时间计算尺寸,然后切割好榫头和榫眼,再指挥工人借助巨大的脚手架,一点点地把巨大的木条替换进去。
9月底,那座古桥新的三节苗和五节苗都已替换完,吴师傅很高兴,也有几分自豪。他也终于有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以下是他的自述:
父亲说,修桥就是渡人
在我小时候,廊桥没有什么人关注,大家更在乎的是填不填得饱肚子,有没有温暖舒适的房子可以住。
我们村里有一条溪水,溪水上游是双门桥,下游是莆田桥,以前大家进村、出村,都是以这两座桥作为通行之路。
一开始,我对父亲的工作没有什么意识,就觉得他是个木匠,会做家具,修房子。第一次意识到修桥的魅力,是我十五六岁的时候。
那是在临近的会溪村,村里有一座桥,是通往隔壁村的主干道,那时候收了稻谷,要到隔壁村子才能脱壳成米。桥塌了之后,村民只能从河面上过,一旦水大起来,就无法出行。
会溪村的人就找到了我父亲。他带着我一起去修桥。那时候我还是少年,个子小,修桥是个力气活,父亲便按照我的力度,做了小一点的榔头、斧头、刨子给我用。
记得那座桥修起来之后,村里的人一下子都兴奋了,原来桥坏了还是可以修的!
那之后,父亲便常常带着我去附近的村里修桥。
一座桥,通常是按照水流的方向,面朝着上游,左西右东,修建廊屋,内设神龛。这个规矩,据说是在很久之前就定下来的。
父亲和我说,我的爷爷、爷爷的爷爷都是造桥的。修桥就是渡人,是特别好的事情。他还告诉我,做一样事,就要爱一样事,要认认真真地去学、去做。只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了,就算有一定的出息。
咏归桥、如龙桥和兰溪桥
上世纪80年代初,县城的咏归桥需要修复,这座桥始建于元代,民国初年又重建,全长有38米多。
我和父亲检查之后,发现需要修的主要是上面的廊屋,桥下的木拱部分保存完好。那段时间,我们一有空就爬到下面去,看那些巨大的木头和结构。虽然近百年了,但支架还是很坚固,就觉得神奇。
从那之后,大家渐渐开始有了修复和保护古桥的意识,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廊桥。
2005年管理部门叫我们去抢修如龙桥,它是国宝级的廊桥,我们就一起坐车到举水乡月山村去看。
村里有好几座古桥,其中有石拱廊桥,比如来凤桥,还有木平梁桥,比如白云桥。
如龙桥是现存最古老的木拱桥,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它的造型也很独特,两边各有一个亭子,里面的斗拱结构非常精美,层层叠加的斗拱除了美观之外,还可以将屋顶的重力分解。
其中西南端是一个桥亭,东北端是三重檐歇山顶的钟楼。在过去,村里有好事坏事发生,上去一敲钟,大家就知道了。
我们到了现场一看,整座桥身已经斜去了,桥底的三节苗和五节苗也都快分离了,风雨大的时候,就有倒的危险。
因为已经被申报为国宝级的廊桥,如果要大修,必须上报给国家,所以我们当时就用临时捆绑的方式给它保护了起来。
钟楼那里今天应该还能看到,当时我们先用橡胶包住木头,再用铁丝拉住的痕迹,就这样大概保了十年左右。
到了2015年的时候,政府又拨下款来让村里重修如龙桥,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兰溪桥是我们庆元单孔跨度最大的古代木拱廊桥,净跨度有36.7米。最初它并不在现在的位置,是因为要修建水库,平移过来的。
它的桥头有一座西洋殿,里面供奉的是我们当地的香菇神——吴三公。每逢节日,大家就会来桥上走一走,西洋殿里拜一拜,祈愿祝福,我们叫作“走桥”。
因为盛产香菇,庆元才成为商贾云集的地方,据说兰溪桥最早就是一位外地的商人为了报恩所建的。
为修一座桥,留住一座山
一座桥牢固不牢固,全取决于木材。看一个修桥师傅有没有技术,也要看他的选材。
一般我会用当地的杉木,密度比较高,有一定的韧性。木头的年限需要30到50年以上。
所以我们过去会专门设立桥山,整座山的木材,都留给修建廊桥用,平时村民是绝不会去桥山上砍木头的。我觉得这个传统挺好的,可以保留。
如果没有桥山,那就会有问题。举一个例子,我参与建造的濛州桥,那是我国现有最长、跨度最大的仿古木拱廊桥,总长度有114.67米。
濛州桥共有三个拱,每一个拱架,就需要一百二十几根木头。小头的直径有20厘米以上,单根木头的长度都要超过十米,共300多根。
一开始采购木料的人,他只知道要老一点的木头,所以基本都年岁不够。后来我们是去村里,问大家买了以前留下来的,老人做棺木的木材。一个村一个村去收,5根、10根、20根,一点点地攒,才解决了拱架部分的材料。
当时搞预算的专家算得非常紧,只留给我3根富余的木头,我当时那个压力大啊,稍微有一点差错,就没有的替换了。
整座桥,我就一个人画墨,一个人计算全部的尺寸,最后安装的时候,围观的人非常非常多。三个拱,一个多星期顺顺利利装完,那两天我想哭也不想哭,想笑也笑不出,压力太大了。最后我只多用了一根木头,想想真的很开心。
我除了修桥,也做桥的模型,都是按比例缩小,比如现在我家里这个双门桥的模型,比例是1:50。
里面的所有结构,也都是榫卯的,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的材料,也都是按比例找的,哪怕是根小木料,我也要去山上捡回来松树的细枝条,而不是用大的木料切割成小的,因为我希望它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模样。
虽然看起来很小,其实和建一座桥是差不多费时费精力的。如龙桥的模型,光是这个斗拱,就做了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我也有做过一个5米长的兰溪桥的模型,当时也是做了大好几个月,后来放到了县城里的廊桥博物馆里,整个县甚至省里都震动了,我们庆元还可以做这么好的模型,我也很高兴。
其实,我并不是做一个模型为了好看或者是怎么样。
我是想,万一哪座桥没有人保护了,或是被台风吹垮了,被大水冲塌了,我这座模型一拿出来,就知道那座桥原先长什么样。我按照那个尺寸,还能还原得出来,就像是一种“数据库”那样。
到目前为止,我大概已经做了30座左右的模型。
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来我们这里学习廊桥,宣传廊桥。这毕竟是我们祖先的智慧,桥本身也是很美的。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坚持下去,就像我父亲说的一样,坚持到最后,总有一天希望就会出现。
鸣谢:刘妍博士
廊桥营造步骤图来自
刘妍著《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
部分图片由吴复勇提供
部分图片由刘妍提供
均已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