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壁挂炉>

天然气壁挂炉显示el怎样解决(壁挂炉出现el怎么处理)

天然气壁挂炉显示el怎样解决(壁挂炉出现el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2-03-10 16:27:07

气体灭火系统(重点)

气体系统是传统的4大固定式灭火系统之一(水、气体、泡沫、干粉)应用广泛,具有灭火效率高、灭火速度快、保护对象无污损等优点。气体系统一般根据灭火介质命名,目前常用气体系统有CO2系统七氟丙烷~IG-541或混合气体~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第1节:气体系统“分类、灭火机理”

一、气体系统“分类”★★★

(1)按“灭火剂”CO2~卤代烷烃~七氟丙烷等惰性气体~ IG-541~(N250%、Ar40%、CO210%)、IG-55~(N250%、Ar50%)、IG-100~(N2100%)、IG-01~(Ar100%)《N5Ar4二氧10》

(2)按“结构特点”(安装结构)

1)无管网~(预制)又分为柜式悬挂式2种气体灭火装置,适用于较小的、无特殊要求的防护区

2)管网~ 又分为组合分配单元独立2种系统

①组合分配系统是指用1套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同时保护≥2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气体灭火系统。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设计用量按最大的1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来确定,如某个防护区需要灭火时,通过选择阀、容器阀等控制定向释放灭火剂。该系统的优点是储存容器数和灭火剂可大幅减少,有较高应用价值。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or同时”打开

②单元独立系统是指用1套灭火系统储存装置保护1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一般来说,用单元独立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在位置上是单独的,离其它防护区较远而不便于组合2个防护区相邻,但有同时着火的可能当1个防护区包括≥2个封闭空间时,也可用1个单元独立系统,但设计必须做到系统储存的灭火剂能够满足这几个封闭空间同时灭火的需要,并能同时供给各自所需灭火剂量当2个防护区需要灭火剂量较多时,也可采用≥2套单元独立系统保护1个防护区但设计必须做到这些系统同步工作

(3)按“应用方式”(类似“细水雾”)

1)全淹没~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火灾时,喷射的灭火剂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在此空间内建立有效扑灭火灾的灭火浓度,并将灭火剂浓度保持一段所需要的时间,喷头应均匀布置在防护区的“顶部”,即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淹没实施灭火。适用于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

2)局部应用~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速率直接喷射灭火剂,在保护对象周围形成局部高浓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火灾时,将灭火剂直接而集中地喷射到保护对象上,使其笼罩整个保护对象外表面,喷头应均匀布置在保护对象的“四周”,即在保护对象周围局部范围内达到较高的灭火剂气体浓度实施灭火。适用于扑救不需封闭空间条件的具体保护对象的非深位火灾CO2系统可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4)按“加压方式”(类似“细水雾”按供水方式:泵组、瓶组、泵组瓶组组合)

1)自压式~是指灭火剂无需加压,灭火剂靠自身饱和蒸汽压力进行输送

2)内储压式~是指灭火剂在瓶内用“惰性气体”进行加压储存,灭火剂靠瓶组内的充压气体进行输送

3)外储压式~是指系统动作时,灭火剂靠专设的充压气体瓶组按设计压力对其进行充压

二、气体系统“灭火机理”★★★★

(1)CO2系统。常温常压CO2为气相,当储存于高压气瓶中<临界温度31.4℃气、液2相共存。灭火时,一是CO2释放压力骤降,CO2由液态变成气态,稀释空气中含氧量这是“主要的”窒息作用;二是CO2释放时由于焓降关系,CO2温度急剧下降,CO2形成细微的固体干冰粒子,干冰吸取热量而升华这是“次要的”冷却作用

(2)七氟丙烷系统(卤代烷烃~)液态灭火剂迅速转变成气态吸热这是冷却作用,热解产物对燃烧过程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抑制作用

七氟丙烷灭火剂,具有灭火性能强、灭火剂性能稳定的特点,其臭氧层损耗能力值ODP=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很小,不会破坏大气环境。七氟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的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6倍一定压力下呈液态为洁净药剂,释放后无残余物,不会污染环境和保护对象但七氟丙烷灭火剂、及其分解物对人体有毒性危害,使用时应注意

(3)IG-541系统(惰性气体~)属于物理灭火剂,混合气体释放后把氧气浓度降低到不能支持燃烧来扑灭火灾(窒息)

1)氩气Ar也可换为其它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惰性及不导电的纯“绿色”气体∴称为洁净气体系统。该类气体在大气层中自然存在且来源丰富,对大气层臭氧没有损耗,其消耗臭氧能力值ODP=0,也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混合气体无毒、无色、无味、无腐蚀性、不导电,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反应,从环保角度来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灭火剂

2)该混合气体释放后,能将防护区含氧降至15%,同时又把CO2升至4%(通常防护区的空气中含有21%氧气和<1%CO2,当防护区中O2降至<15%大部分可燃物将停止燃烧)CO2比例的提高,将加快人的呼吸速率,提高人体吸收氧气的能力,从而补偿环境气体中的氧气浓度,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灭火系统中灭火设计浓度≤43%时,该系统对人体安全无害

(4)热气溶胶预制系统。不同于前3种的物理过程,属于化学过程

气体主要灭火机理冷却窒息化学抑制/隔离《表窒化隔》七氟丙烷:隔绝空气、抑制阻断链式反应、降温

细水主要灭火机理表面冷却窒息辐射热阻隔浸湿作用《表窒辐浸》还具有乳化等作用

水雾主要灭火机理表面冷却窒息稀释乳化《表窒稀乳》

第2节:气体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式、适用范围”

一、气体系统“组成”(了解,综合)装置包括:灭火剂储存装置、启动分配装置、输送释放装置、监控装置。部件包括:喷头、瓶组、选择阀、单向阀、集流管、连接管、安全泄压装置、驱动装置、检漏装置、信号反馈装置、低泄高封阀、管路管件

(1)喷头。安装在管网末端,控制灭火剂流速喷射方向,分全淹没喷头局部应用喷头

1)局部应用喷头:架空型喷头、槽边型喷头,喷头布置应满足喷放气体灭火剂在防护区内“均匀分布”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喷头射流方向不应朝向液体表面2)全淹没系统的喷头:应接近顶棚或屋顶安装3)设置在粉尘或喷漆作业等场所的喷头,应增设不影响喷射效果的防尘罩4)喷头应注明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志

(2)瓶组。容器、容器阀(瓶头阀)、安全泄压装置、虹吸管、取样口、检漏装置、充装介质等组成,用于储存控制灭火剂释放

1)容器:储存灭火剂和启动气体的组件,分无缝焊接钢质容器,容器与其组件的公称压力应≥在最高境温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

2)容器阀:安装在容器上,具有封存、释放、充装、超压泄放(部分结构)等功能应能在喷出要求的灭火剂量后自动关闭按“用途”分灭火剂、驱动气体瓶组~2类;按“密封形式”分活塞、膜片密封2类;按“结构形式”分膜片式、差动式(自封式、压臂式)2类按“启动方式”分气动、电磁、电爆、手动、机械、组合启动6类

(3)选择阀。用于组合分配系统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在“集流管上的排气支管上”应设置与该区域对应的选择阀选择阀位置与防护区一一对应应设置在储存容器间内且应靠近储存容器且便于操作/检查/维护。选择阀上应设标明防护区的永久性铭牌

1)选择阀分:活塞式、球阀式、气动启动型、电磁启动型、电爆启动型、组合启动型等

2)选择阀可采用:电动、气动、机械操作方式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之前或同时”打开;采用灭火剂自身作为启动气源打开的选择阀,可不受此限制。选择阀的公称直径与对应灭火系统主管道公称直径一致

(4)单向阀。按安装在“管路中位置”分:灭火剂流通管路、驱动气体控制管路单向阀;按阀体内活动“密封部件型式”分:滑块型球型阀瓣型单向阀;安装方向与介质流向一致灭火剂流通管路单向阀安装于连接管集流管之间,即容器阀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防止灭火剂从集流管向灭火剂瓶组返流;驱动气体管路单向阀安装于启动管路上,用来控制气体流动方向,启动特定的阀门

(5)集流管。是将多个灭火剂瓶组的灭火剂汇集一起,再分配到各防护区的汇流管路

(6)连接管。容器阀与集流管之间、控制管路连接管。容器阀集流管之间的连接管应为挠性连接,材质一般为不锈钢or橡胶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含集流管)应采用无缝钢管且管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管道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时宜采用不锈钢管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启动管路)宜采用细Cu管(通用,干粉同理)

(7)安全泄压装置(安全阀)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集流管3种安全泄压装置。即,储存容器“容器阀”、组合分配系统中“集流管”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安全阀)∵选择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容器阀出口至选择阀进口之间形成1个封闭空间且其容易形成1个危险高压区∴为防止发生误喷射,在集流管末端设置1个泄压装置(安全阀)

(8)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容器阀、选择阀使其动作,分气动型、引爆型、电磁型、机械型、燃气型等驱动器

(9)检漏装置。用于监测瓶组内介质的压力质量的损失,包括:压力显示器、称重装置、液位测量装置

(10)信号反馈装置(压力开关)安装在灭火剂释放管路上选择阀“前后”,将灭火剂释放的压力或流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反馈

(11)低泄高封阀。为防止驱动气体泄漏累积引起系统误动而在管路中设置的阀门,安装在系统“启动管路”上正常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只有进口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才关闭,主要作用是排除由于气源泄漏而积聚在启动管路内的气体

(12)管道。系统管道公称工作压力应≥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公称直径≤80mm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80mm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通用,干粉同理)

二、气体系统“工作原理”★★★

(1)高压CO2~、内储压式七氟丙烷~、惰性气体~。防护区火灾探测器火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送到报警灭火控制器控制器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经逻辑判断后→延时(30s)启动联动装置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阀打开防护区选择阀同时打开灭火剂瓶组的容器阀→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放,同时安装在管道上的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启动防护区外的释放警示灯和警铃。另外,通过“压力开关”监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若启动指令发出,而压力开关信号未反馈,则说明系统故障,值班人员应尽快到储瓶间,手动开启选择阀、储存容器上的容器阀(瓶头阀)

(2)外储压式七氟丙烷~。控制器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瓶组上的容器阀→打开防护区选择阀,同时开启加压单元气瓶组的容器阀加压气体“经减压”进入灭火剂瓶组加压后的灭火剂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的喷头进行喷放灭火

三、气体系统“控制方式”★★★管网式~自动(电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紧急启动/停止4种“控制”方式(前3种∈启动方式)预制~自动手动2种“启动”方式(启动∈控制,干粉同理)

(1)自动控制(电动控制)灭火控制器配有感烟定温式感温火灾探测器。1种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仅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报警此时如确需启动灭火装置时,可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则立即执行1关关闭通风空调、风机、防火阀、自动门窗等2等延时30s,无人工作可0延时,30s可调节3开启开阀开阀再开阀:启动气瓶电磁阀(一般为N2)→管路选择阀→灭火剂瓶头阀)进行灭火(1关2等可同步)2种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发出火灾声光信号,有关人员撤离现场,发出联动指令“123”实施灭火。同时防护分区支管上压力开关动作发出信号给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打开防护分区外的气体释放警示灯和警铃→信号反馈装置反馈信号到控制中心。如在报警过程中发现不需启动灭火装置,可按下保护区外或控制器操作面板上“紧急停止按钮(30s内)

门口悬挂的有火灾警铃、声光报警器、紧急启动/停止按钮(距地面1.5m)喷气勿入/气体释放警示灯(通风换气后手动解除)气体系统永久性标志牌。一一对应的有防护区、探测器、启动气瓶

(2)手动控制。将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置于“手动”,当火灾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时,控制器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而不启动灭火装置需经人员确认火灾后,按下保护区外或控制器操作面板上的“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灭火装置实施灭火(此时报警信号仍存在)

(3)机械应急启动。在控制器失效值守人员判断为火灾时,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确定所有人员撤离后,方可按以下步骤实施机械应急启动:1)手动关闭联动设备并切断电源(通风空调、风机、防火阀、自动门窗等)2)打开对应保护区的选择阀3)成组或逐个打开对应保护区瓶组上的容器阀,即刻实施灭火(也可先打开启动气瓶电磁阀,若失灵再手动开启选择法/容器阀

(4)紧急启动/停止。适用于紧急状态。一是值班人员发现火情控制器未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并确认所有人员撤离后按下“紧急启动/停止按钮”实施灭火;二是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处于延时阶段时,发现误报后,按下“紧急启动/停止按钮”停止灭火(停止正在执行的联动操作)——即无论装置处于自动/手动,按下紧急启动按钮,都可启动装置灭火(仍“123”)

四、气体系统“适用范围”★★★★

(1)适用范围。A类“固表”火灾,但CO2系统可棉毛/织物/纸张等“固深”火灾B类液体火灾or石蜡/沥青等“可熔化固体”火灾,但七氟丙烷仅可“液表”火灾C类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E类电气火灾

(2)不适用范围。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及混合物的火灾,如,硝化纤维/硝酸钠/火药等。金属氢化物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铀等活泼金属及其氰化钾/氢化钠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联氨

“气体”适用CO2固深余表面、七氟液表液融、断源气体+电气禁止含氧制品混合物、活泼金属氢化物、过氧化氢与联氨

“细水”适用细水灭火冷却:固体火灾灭表面液体火灾+电气禁止遇水反应需禁止、固体深位不可用、气体火灾不用水

“水雾”适用水雾灭火冷却:固体火灾可深位丙液料酒+电气禁止遇水反应需禁止、高温升压不可用、气体火灾不用水

第3节:气体系统“设计参数”

一、气体系统“安全要求”★★(1~7干粉同理)

(1)防护区走道和出口,必须保证人员能在30s内安全疏散

(2)防护区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设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灯防护区内设:报警器,必要时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入口设:声光报警器、系统永久性标志牌喷放指示灯(设在入口正上方,通风换气“后”手动解除)

(3)防护区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在任何情况下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4)防护区入口应装设自动/手动转换开关安装H宜使中心位置距地面1.5m

(5)储瓶间应设应急照明应有良好通风应向外开启乙门应直通室外/安全出口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设在下部地下防护区、无窗/设固定窗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独立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直通室外

(6)当系统管道设置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和变/配电场所时,管网金属件等应设防静电接地

(7)防护区内的预制系统充装压力应≤2.5Mpa

(8)设气体系统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和措施

(9)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通讯机房/计算机房防护区灭火后通风次数应≥5次/h——对比:火电厂计算机室/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电气配电装置室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可按房间换气次数≥6次/h计算燃油锅炉正常通风量换气次数≥3次/h、事故通风量换气次数≥6次/h燃气锅炉均*2与设置气体系统房间连通的风管,应设火灾时自动关闭阀门喷放前应自动关闭

(10)有人工作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or实际使用浓度应≤有毒反应浓度(LOAEL

1)灭火设计浓度or实际使用浓度>无毒反应浓度(NOAEL)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自动转换装置,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当人员撤离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

2)防护区“内/外”均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手动控制装置手动/自动装换装置

3)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二、气体系统“防护区设置”★★★★

(1)防护区划分。应根据封闭空间结构特点位置划分,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不跨层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1个防护区管网系统1个防护区S宜≤800m2且V宜≤3600m3预制S宜≤500m2且V宜≤1600m3《气管836、气预516》

—对比:湿式/预作用自喷系统1个报警阀组控制喷头宜≤800只干式自喷系统宜≤500只《5干了、预湿8》

—闭式细水系统作用面积S宜≥140m2每套泵组所带喷头应≤100只《闭细141》

—开式全淹细水系统单个防护区泵组V宜≤3000m3瓶组V宜≤260m3且保护防护区宜≤4个《泵组3K、把瓶26-4驱》

—气体/干粉组合分配系统≥2个防护区,1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防护区+保护对象”应≤8个《气粉8-防区》

—气体预制系统1个防护区or保护对象所用预制灭火装置应≤10套干粉预制系统应≤4套《粉4气10-预制》

(2)耐火性能。防护区围护结构门窗耐火均宜≥0.5h吊顶耐火宜≥0.25h(干粉同理)全淹没系统防护区建筑物耐火t一般0.5h包括探测火灾t延时t(30s)、释放灭火剂t、保持灭火剂设计浓度的浸渍t

(3)耐压性能。在全封闭空间释放灭火剂时,空间内压强会迅速增加,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宜≥1200pa

(4)泄压能力。对于全封闭的防护区,应设泄压口。设有防爆泄压设施(防爆泄压孔)或门窗缝隙未设密封条的防护区,可不设泄压口。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七氟丙烷、全淹没CO2系统的泄压口应>防护区净H*2/3

(5)封闭性能。防护区围护构件不宜设敞开孔洞必须设时,应设能手动和自动关闭装置

(6)环境温度。防护区最低境温应≥-10℃

三、CO2系统设计★★

(1)一般设计规定。CO2系统按应用方式分全淹没、局部应用全淹没适用封闭空间,不应用于经常有人停留场所局部应用适用非封闭空间释放CO2之前or同时,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CO2组合分配系统(干粉同理)储存量应≥最大1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储存量,防护区+保护对象应≤8个当防护区+保护对象≥5个喷放后48h内不能恢复时,CO2应设备用量≥系统设计储存量*100%;高压系统、单独设置备用储存容器的低压系统,备用量储存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且应能与主储存容器切换使用——对比:七氟丙烷/IG-541其它气体~72h则100%细水雾瓶组~48h则100%

(2)全淹没CO2设计

1)CO2设计浓度应≥1.7*灭火浓度且应≥34%。防护区有≥2种可燃物时,设计浓度应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CO2设计浓度

——对比:七氟丙烷(IG-541)设计浓度应≥1.3*灭火浓度惰化设计浓度应≥1.1*惰化浓度《二氧17≥34、七氟13惰11》

2)CO2喷放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S应≤防护区总内表S*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不允许开口。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不算留口S内)在CO2喷放前应自动关闭

——对比:干粉喷放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S应≤防护区总内表S*15%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二氧3开、粉15》

3)防护区境温>100℃每超过5℃,CO2设计用量在规范值上增加2%<-20℃每降低1℃,CO2设计用量在规范值上增加2%

4)喷放t:全淹不能长≤局部不能短≥全淹CO2~≤1.0min固深火灾≤7min且应在前2min内使CO2浓度达到30%局部CO2~≥0.5min燃点<沸点的液体or可熔化的固体火灾≥1.5min《全淹CO2:喷放1,固深7且应230局部CO2:喷放0.5,燃点低沸液/可融固1.5

——对比:全淹干粉~≤0.5min室内局部干粉~≥0.5min室外or室内复燃≥1.0min《全淹干粉:喷放0.5局部干粉:室内0.5、复燃/室外1》七氟丙烷~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8s其它防护区≤10s《七氟论s不能长:通电8s余10s》IG-541~喷放设计用量*95%时,喷放t应∈[48,60]s即,最长喷射60s《IG论s有区间:喷放95-486

(3)局部应用CO2设计。可采用面积法体积法(干粉同理)当保护对象着火部位是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面积法应符合:①保护对象计算S应取被保护表面整体垂直投影S架空喷头保护S应以喷头出口至保护对象表面距离,来确定设计流量和相应正方形保护S;槽边型喷头保护S应由设计选定的喷头设计流量确定架空喷头布置宜垂直于保护对象表面,其瞄准点应是喷头保护S中心当确需非垂直布置时,喷头安装角度应≥45°且其瞄准点应偏向喷头安装位置一方

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v宜≤3m/s(干粉2m/s)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容器缘口的距离应≥150mm(干粉同理)

四、其它气体系统(七氟丙烷/IG-541)设计★★★-★★★

(1)一般设计规定

1)防护区灭火or惰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or惰化设计浓度计算确定《用量看浓度

2)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其它防护区采用灭火设计浓度《爆炸需惰化

3)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4)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灭火剂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不是按防护区S最大的确定,S最大不一定储存量大)

5)气体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防护区的灭火剂“设计用量”+储存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①储存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可按储存容器内引升管管口以下的容器容积量换算

②防护区中含有≥2个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其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可按各支管与最短管之间长度差值的容积量计算

③防护区中只含1个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和均衡管网,其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可不计

6)气体系统“设计温度”应采用20℃——对比:气体系统防护区的最低“境温”应≥-10℃

7)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的规格、充压压力、充装量应相同

8)同一防护区设2或3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但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喷头流量按同一设计浓度、同一喷放t

9)气体系统管网上不应采用4通管件分流(干粉同理)

10)1个防护区内的预制气体系统装置≥2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且其动作响应时差应≤2s

(2)七氟丙烷/IG-541系统设计

1)七氟丙烷灭火浓度=5.8%(IG-541=28.1%)规范未列试验确定、设计浓度应≥1.3*灭火浓度惰化设计浓度应≥1.1*惰化浓度实际应用浓度应≤1.1*设计浓度

2)七氟丙烷设计浓度: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宜采用8%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宜采用9%图书、档案、票据、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宜采用10%《通讯/电子-油浸/发电-图书/资料8-9-10》

4)七氟丙烷灭火浸渍t: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其它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火灾应采用5min(IG-541宜10min)气体、液体火灾应采用≥1min《木纸织20、余固表10、通讯电5(541宜10)、气液1》

5)七氟丙烷管网的管道内V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量V*80%

6)七氟丙烷管网布置宜设计为均衡系统喷头设计流量应相等,管网的第1分流点各喷头管道阻力损失最大差值应≤20%

7)七氟丙烷增压输送应采用N2N2含水量应≤0.006%

七氟丙烷/IG-541储存容器:增压压力分级适用结构单位V充装量泄压装置动作压力

七氟丙烷增压压力分级”表压Mpa 0.1)

一级增压储存容器2.5

二级~4.2

三级~5.6

适用结构《一级宜焊,二级可焊,三级不可焊》

宜用焊接容器

可用焊接or无缝结构

应用无缝结构

单位V充装量kg/m3

≤1120

焊接≤950无缝≤1120

≤1080

储存容器/容器阀/集流管“泄压装置动作压力”Mpa

5.0±0.25

焊接7.0±0.35无缝8.4±0.42

10±0.5

IG-541充压系统分级(Mpa)

一级充压系统15

二级充压系统20

适用结构《一二不可焊》

无缝结构

单位V充装量kg/m3

211.15

281.06

储存容器/容器阀/集流管“泄压装置动作压力”Mpa

20.7±1.0

27.6±1.4

(3)热气溶胶预制系统(了解)单台装置保护V应≤160m3多台装置间距应≤10m(通用)设计浓度应≥1.3*灭火浓度(同七氟丙烷/IG-541)防护区H宜≤6m喷口宜高于地面2m保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等,喷放t应≤90s,喷口温度应≤150℃其它防护区各 30

第4节:气体系统“组件and设置要求”

一、CO2系统组件and设置要求★★

设置要求

高压系统

低压系统

“灭火剂”储存境温

常温

-20~-18℃低温

“储存容器/装置”境温

0~49℃

-23~49℃(七氟丙烷/IG-541为-10℃~50℃)

“管网起点”计算压力(绝对压力)

5.17Mpa

2.07Mpa

“储存容器/装置”工作压力

≥15Mpa

≥2.5Mpa

“选择阀”工作压力

≥12Mpa

≥2.5Mpa

“管道及附件”应能承受压力

最高环境温度下CO2的储存压力

4.0Mpa

管网中阀门间“封闭管段”应设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

15±0.75Mpa

2.38±0.12Mpa

“储存容器or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

19±0.95Mpa

2.38±0.12Mpa

储存容器上≥2套泄压装置(安全阀)

高压报警=2.2Mpa低压报警=1.8Mpa

(1)CO2系统“储存装置”。国内CO2储存装置的储存压力均为“5.17Mpa规格”(电信日)为无缝钢质容器,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高压CO2系统储存装置的规格有32L、40L、45L、50L、82.5L

1)低压CO2系统的储存装置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布置应方便检查/维护/再充装,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2)CO2储存装置设“重力检测装置”进行泄漏检测当CO2量损失达到初始充装*10%,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及时补充

——对比:手提式CO2灭火器<额定充装量*95%进行维修“称重”七氟丙烷/IG-541系统设“压力检测装置”监视

3)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存容器间内,局部应用CO2系统储存装置可设在固定的安全围栏内。专用的储存容器间设置要求(通用)耐火等级应≥二级靠近防护区设置,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室内应保持干燥和良好通风,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或设在地下的储存容器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地面宜≤0.5m且应通向室外

(2)CO2系统“管道”。管道及其附件内外表面均应进行镀锌防腐处理。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其它抗腐蚀的不燃材料挠性连接的软管必须能够承受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温度,并宜采用不锈钢软管(通用,干粉同理)

二、其它气体系统(七氟丙烷/IG-541)组件and设置要求★★★★-★★★★

(1)一般规定

1)七氟丙烷/IG-541预制~储存装置储存容器、容器阀组成热气溶胶预制~储存装置发生剂罐、引发器、保护箱(壳)体组成

①容器阀and集流管应采用支架固定,二者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并设“单向阀”(不锈钢高压软管)

②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并应标明每个容器的编号、容积、皮重、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充压压力等

③管网系统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瓶间内储瓶间设预制系统的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储存装置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避免阳光照射操作面2个操作面间宜≥1.0m且应≥1.5*储存容器外径

2)储存容器or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上应设“安全泄放装置驱动气体的容器阀or其控制管路上,“启动管路or驱动容器阀”上应设“低泄高封阀

3)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即灭火剂输送管道上,非集流管上)应设压力信号器or流量信号器

(2)操作and控制: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

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探测器

2)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传送给消控室

3)气体灭火系统的电源,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当采用气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压力和气量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