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周瑜真实事迹要能表现忠义的性格 三国演义的故事就别来说了

周瑜真实事迹要能表现忠义的性格 三国演义的故事就别来说了

更新时间:2023-06-27 13:44:59

周瑜真实事迹要能表现忠义的性格 三国演义的故事就别来说了

你好,我是【自爱的人才能去爱别人】,很高兴为你解答。三国演义书里的周瑜的主要事迹:辅佐孙策平定江东,赤壁破曹操,南郡败曹仁、提出征伐益州方案。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扩展资料: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蒙受了难以洗刷的“不白之冤”,一代名将也几乎成为了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代名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查阅史料得知,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与演义小说里的形象截然不同。先说气量。关于周瑜的人品,史书上评价很高。陈寿说他是“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也就是说周瑜心胸豁达,很受人敬重和爱戴。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派遣能言善辩的谋士蒋干游说周瑜,蒋干回来后,称周瑜是:“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刘备也夸周瑜是:“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赞扬周瑜的,既有自己同事,又有对手和敌人,这说明,周公瑾的气度在三国时代是众所公认的。《三国志》还记载了“瑜与程普不睦”的故事。在化解与程普的矛盾中,周瑜充分展示出了气度和雅量。程普是东吴的开国元勋、三朝元老,将士们都尊称他为“程公”。起初,他见周瑜年纪轻轻,职位却比自己高,心里看不上,且又有几分不服,于是,他经常对周瑜冷嘲热讽,屡加欺辱,“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对此,周瑜非但没有记恨,反而以宽厚博大的胸襟一一忍受下来,“折节容下,终不与较”。遇到重大军情,周瑜还亲自到程府虚心请教。周瑜谦逊礼让、以德服人的风度,让程普备受感动,程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后来程普逢人便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老将程普的话是对周瑜人格魅力最形象生动的概括。而从其他正史典籍中,也都不曾看见过关于周瑜“气量狭小”的记载。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周瑜被“丑化”:实非嫉贤妒能、心胸狭隘之人

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