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藏高原腹心的藏北高原的羌塘地区,是世界最高的植被分布区。这不仅依赖永冻层上部土层中的水分,还受益于强烈的太阳辐射,以及广泛分布的湖群对于周边气候的调节。“羌塘”在藏语里意为“北方高地”,海拔4400—5200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高。
植被和高海拔使藏北高原成为了地球上最为洁净的原始生态乐园,它拥有一批适应高原特殊环境的大型有蹄类食草动物群。体重高达1吨的野牦牛是“高原霸主”,凭着粗壮而坚实的双角,几乎没有天敌,它们的前额、颈部和腹部,披满了厚密的毛,能够在爬冰卧雪时不惧寒冷。在第四纪的早期,全球多次转冷,那时野牦牛广泛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和欧亚其他地区。近代气候转暖,冰川退缩,野牦牛的活动范围也收缩到气候寒冷的青藏高原腹地。
藏野驴是高原上的赛跑能手,时速能达到60公里,这是它们对付天敌的本领,也是在淡水稀薄的高原上,扩大吃草范围的必要手段。藏野驴在缺氧的环境中奔跑,除了矫健的四肢和较大的肺活量外,一颗特别发达的心脏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在漫长的适应过程中,器官得到改造的结果。
从中世纪起,在南亚和欧洲流行着一种很奢侈的披肩,叫做“沙图什”,这个词来源于波斯语,意思是羊绒之王。它来自于一种藏北高原的动物,叫做藏羚。藏羚的羊绒非常细,其直径约为11.5微米,是克什米尔山羊羊绒的四分之三,是人发的五分之一。沙图什披肩十分轻巧,重量仅有百克左右,可以穿过戒指,所以又叫“指环披肩”。上世纪80年代起,这种披肩的需求量激增,每年有2万—4万只藏羚惨遭毒手。在藏北高原这片人类生产活动难以到达的“无人区”,盗猎活动却很猖獗。
1993年起,在藏北高原建立了羌塘自然保护区,又在2000年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牦牛、藏野驴和藏羚是这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同时受到保护的还有北山羊、雪豹、藏原羚、盘羊、岩羊、猞猁、兔狲、棕熊、荒漠猫、藏雪鸡、红隼等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