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是《庄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急于要让庄稼生长得更快,结果适得其反的故事。以下是《揠苗助长》的全文:
【原文】
宋人有养稻者,其稻早熟者先生。丰年稻谷百倍,武帝闻之,召使者曰:“行观揠苗者,趣往。”使者致。稼者揠苗如何?
使者曰:“稼者揠苗者不揠苗。”
行年之旱,稼者不揠苗。
是故稼者揠苗者亦不揠苗。
此二者皆不揠苗。
求稼者揠苗者,其以为不揠苗也,谁以为揠苗者哉?
【现代汉语翻译】
古代有一位种稻米的农夫,他的稻谷总是最早熟。在丰收年,他的稻谷产量是其他人的百倍。当时的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召来使者,对他说:“快去看看揠苗的人,赶紧去。”使者去了。那个种稻米的人是怎么揠苗的呢?
使者回答:“那个种稻米的人根本不揠苗。”
在干旱的年份,那个种稻米的人也不揠苗。
所以,那个种稻米的人揠苗的时候也不揠苗。
这两种情况都不揠苗。
如果要找那个种稻米的人揠苗,他就觉得自己是在不揠苗了,那还能算是揠苗的人吗?
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子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观念,警示人们不要过于急功近利,要顺应自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