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是因为农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秒相差约10日21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有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每2至3年置1闰,闰月也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简单的说是为了使农历历法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吻合。
春夏秋冬四季(回归年)是365天5个多小时,即阳历一年。农历把一个朔望月29天半定为一月。12个月为一年共354天左右。这样时间一长会形成农历一月(北半球)烈日炎炎变为夏季,七月冰天雪地成为冬季。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农历采用闰月方式使农历与阳历(春夏秋冬)相吻合。所以农历又叫阴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