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称呼主母为“娘子”,年轻一点的称为“小娘子”。
“娘子”和“郎君”并非仅用于奴仆称呼主人,外人见了女子,亦呼其为“娘子”,见了年少的女子也有呼其为“小娘子”的。相熟男子之间,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呼女子亦可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娘”称之。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
讲到“郎”,另外两个称呼也不可不提。当时,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则被称为“郎子”。譬如,“王郎子”。
唐朝的郎君娘子
在我们的认识中,郎君一般是我国古代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或者是对官吏和富家子弟的通称。而在《风起洛阳》这部剧中,我们看到凡是男性角色,无论什么职业身份,被叫得最多的就是“郎君”。
在唐朝,“郎君”是非常常见的对男子的称呼。普遍都可以叫郎君,或者小郎君。认识不认识的也都称郎君,就如同现在的先生一样。也可只叫“郎”,认识的前面加上姓,比如窈娘叫高秉烛为“高郎”,叫大理寺评事裴谏为“裴郎”。家族里兄弟多的,姓后面在加一个排行,比如百里弘毅,家族平辈中排老二,所以剧中叫他百里二郎。
与郎君一样,在唐朝“娘子”并非妻子之意。只要是女性,不论认识与否,一律可以称为“娘子”, 年轻的还可以称呼为“小娘子”。
也可加排行,比如百里二郎娶柳然,在剧中多被称为柳七娘,说明她是她家族平辈的第七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