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蝉的品格和志向是立身品格高洁,实现自我抱负。这一象征意义在虞世南的《蝉》一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诗人以蝉的形象,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描绘出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清高风雅的气质。蝉声远传,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而是因为它身处高处,自能致远。这实际上是借蝉喻人,表达出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从更深层次来看,蝉的品格和志向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蝉意象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经过历代文化的逐渐丰富,以及中华民族审美情感的影响,蝉意象已经完全超越了它单纯的生物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价值取向,是咏蝉诗内容由蝉声到蝉品质的变化,其表现的是蝉意象从情感方面转换为道德方面,最后到超脱方面的价值观念。
蝉 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