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 [huán]
〈名〉
(形声。从木,亘(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桓,亭邮表也。——《说文》
三家视桓楹。——《礼记·檀弓》。注:“四植谓之桓。”
公执桓圭。——《周礼·大宗伯》。注:“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
又如:桓楹(古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桓表(即华表)
木名。即无患木 。叶似柳,皮黄白色
水名。即今白龙江 。发源于甘肃省西倾山
山名 。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
如:桓山之泣(谓家人离散的悲痛);桓山鸟(喻离别的痛苦)
〈形〉
大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传:“大也。”
又如:桓蒲(祭祀用的大蒲席);桓拨(谓大治)
组词课后词语解析
盘桓乌桓磐桓张桓桓圭檀桓桓灵桓宫平桓桓表洀桓桓侯桓孟桓楹
百科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