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抗金故事: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1207年,年老病重的辛弃疾没有等到朝廷的诏书,也没能实现洗雪国耻、北伐恢复的理想。
这位六十八岁的民族英雄在大呼数声“杀贼”之后,带着他的满腔热血和遗憾,然长逝。
“一世豪杰”是辛弃疾写照,他一生坚守,初心不改,热血不灭,爱国之心燃尽了岁月,也照亮了人格。他就如同世人所言的“男子汉”一样为国家不畏生死、不计名利。
文能执笔以观天下,武能上马以定苍穹。辛弃疾虽半生颠沛流离,但也遮盖不住一世荣光。
少年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北宋灭亡,改朝换代,辛弃疾的家族留在了被金人攻陷了的国土上。
战争的血液被冲刷,国人的尸体被掩埋,但留在辛弃疾心中的爱国热血依然沸腾。
北宋灭亡
十三岁之时,他与祖父登泰山望江山,他指着山峦峰聚的远方许下了“驱金人,复旧都”的誓言。
绍兴三十一年,21岁的辛弃疾率兵起义,他带领着这支两千多人的起义军伏击金军,杀了叛变投敌的和尚义端。
绍兴三十二年,23岁的辛弃疾率领五十骑兵直捣金军的万人大营,深入敌境八百里,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毫发无损的带回南宋复命。
少年英雄,一战成名。就这样,辛弃疾带着一支部队气吞山河,越过国境线来到了南宋,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做了南宋的官员。
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五岁,风华正茂,雄韬武略,满腔热血。
少年辛弃疾
求而不得,不甘苟且无为度一生
本应戎马一生的辛弃疾,坚信着自己能成为英雄,他相信自己会经历一场如命运指引般的北伐战争,最终达到洗雪靖康之耻、光复旧都的理想。赤胆忠心以平天下事,鞠躬尽瘁不求身后名。
一腔热血的辛弃疾在南宋任职前期,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揉进了一次又一次的上书进言中,他陈述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强国的大计。
《九议》、《美芹十论》,辛弃疾把自己对于北伐的热情和光复的理想赤,裸裸的展现在了朝廷的面前,可是他却高估了南宋对于收复失地、灭金复国的决心和锐气,当时的南宋朝廷已经不愿意继续打仗了。
南宋朝堂
自古英雄多寂寥,辛弃疾多次上奏都未被采纳。满腔的热血和抱负被硬生生的放置在一旁。
二十八岁的他登楼北望,遥望故土,壮志未酬,其中的滋味又有谁人能懂呢?
在接下来的十三年里,从他的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辛弃疾调换了十四任官职。
因为频繁的调任让他无法在官场上有很好的建树和作为,官职变动究其原因,是他不畏强权的性格以及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即使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也不愿趋炎附势的将自己的“前程”锁在高官侯爵之上。
但就算自己的职位不高,辛弃疾也像“真正男子汉”一样在任职期间采用积极的措施,召集流亡国人,训练军队,打击贪污豪强,关注民生安定。
冲锋陷阵杀敌报国
在辛弃疾的眼中,“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不会为了前程趋炎附势,更不会为了风花雪月放弃理想。
入乡闲居,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淳熙八年冬,意料之中的事还是来临了。
42岁的辛弃疾终是受到那些达官显贵的弹劾而被免职,在上饶隐居,怀揣着满腔热血的男儿过上了身为“稼轩居士”的日子。
然而让辛弃疾料想不到的是,这样的闲居在乡的日子居然持续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间,他从未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只不过换成了用笔墨进行战斗,除了中途两年有出任过安抚使之类的小官,其他时候都是闲居。
垂垂老矣
整整二十年,辛弃疾将自己的情感寄情于山水与诗词中。在词作当中,他依然是那个驰骋战场的将军,依然是那个沙场点兵的将士。
他讽刺着南宋朝廷的不作为,感慨着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着让人扼腕的哀叹。诗词中的绝望与希望的矛盾,内心不断涌动的抱负和那份一如既往的使命感让他坚守着最初的那份热血。
人老体弱,为国征战毫不动摇
宁宗嘉泰三年,64岁的辛弃疾早已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就在他真的决心要归隐山林之时,主张北伐的将领韩侂胄启用主战派人士。
这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果不其然,他再次被任用,委以军职。他兴奋异常,精神一怔,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想要大干一场。他想起了年轻时代的辉煌,看到了梦想离自己最近的时刻。
跨马再战
可惜,现实的骨感终究是战胜了理想的美好。北伐的筹备让他身心疲惫;领导者的轻敌又让人忧心;同僚的上书弹劾随着一次次的战败让他无力招架。
这晚年的雄心,就如同昙花一现。他再次被贬,被革去了职位。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辛弃疾终究是老。
这时的他将自己永远不会实现的夙愿安放于词中,明知已经没有机会,还依旧有期待之情。
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南宋丞相发起了抗金战争,再次召回了辛弃疾。即使此时的他已经68岁,即使他已经重病缠身,他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为国出战。
然而羸弱的身体已经坚持不了他的理想了,当时还没有启程就永远离开了人世,他临死前的三声大吼“杀贼!杀贼!杀贼!”充满了他的不屈和不甘。
南宋抗金
多么残酷的命运,在生命的最后给了他实现夙愿的机会,却在还未出征的时候带他离开了,让这个渴望在战场上马革裹尸的老人最终也回不了他梦寐以求的故土。
但他没有倒下,至少他为了自己的誓言坚守到了最后,他的信念也随着他的诗词跨越千年一起来到了我们面前。
爱国忠魂,读懂“真正男子汉”
“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这是范开在《稼轩词序》中对辛弃疾的评价。
也许在辛弃疾自己看来他没能将自己的抱负和才能施展开来,但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抗争,右手持刀左手握笔,他的忠魂为祖国战出了气节,是顶天立地的真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