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是自元代至今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建筑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建筑亦位于此条轴线上。
在元代,元大都城墙即为左右对称,南边正门丽正门即在中轴线上。皇城坐落在中轴线上,也是左右对称的。
但自皇城以北,中轴线向西偏斜2°。在这个偏斜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元大都的钟鼓楼已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这个偏斜的中轴线顺延270余公里后,即为忽必烈入主中原前的国都元上都(今锡林郭勒正蓝旗兆奈曼苏默)。
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故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中轴线指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建筑等物品的中心线,所有轴对称的物品过这条线上翻折回重合。中轴线代表了:旋转体的轴线、非旋转体的对称线,亦可以表示未画出物体所存在的位置。
故宫处在北京中轴线上。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7公里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京中都在850多年前北京被称作京中都,又称为金中都,具体指广安门那个位置。1213年、1214年、1215年成吉思汗三次攻打金中都,并于1215年5月31日攻克金中都,并改名为燕京,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元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