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文富市镇有几个村(祁阳文富市有哪几个村)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文富市镇有几个村(祁阳文富市有哪几个村)

更新时间:2024-08-12 01:24:13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文富市镇有几个村

村明说了,没有同用,来的好官到双口村来问问!到我村查查!调研听听村明说说吧!!!

文富市镇

辖:农科居委会;大屋、双湾、中心、黄泥山、柿山湾、双江口、立志塘、檀山岭、成家台、五房院、马边塘、黄泥塘、书林寺、官山坪、幸福桥、忠诚、富湾、丁源冲、南河岭、建设、排林、香花桥、坪阳甸、桥塘、清太、联江26个村委会。

主要学校

祁阳师范、祁阳职业中专、祁阳县一中、祁阳县二中、(陶铸中学)祁阳县三中、祁阳县四中、祁阳县七中、哈佛实验初级中学、浯溪镇一中、浯溪镇二中

祁阳一中:

祁阳县第一中学创办于公元1912元,是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原名省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校内古樟参天,芳草成茵,风景秀美宜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8人,授课教师175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56人,一级教师85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均能全部分组进行,多媒体教室、宽带网、有线电视网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

学校素以学风严谨著称,多年来会考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优秀率达80%左右,高考成绩居湖南省领先地位。师生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励1000项,承担国家教育科研重点课题5项。学校先后获得“湖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劳动教育技术先进单位”、“湖南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湖南省艺术先进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优秀考点”、“湖南省劳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21世纪,学校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坚持“学校的一切工作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确定“精品立校、德育治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策略,遵循“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所有的学生都成材”的办学理念;营造一个公园式、生态式的学校环境;打造一支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科学规范、规范管理,育名生、出名师、办名校,力争跻身于湖南省A类示范性普通和全国示范高中行列。

祁阳二中:

祁阳二中原名重华中学,创建于1943年,是全县最早的完全中学之一,素以校风正、学风好、师资强、质量高闻名遐迩。自1998年停止初中招生以来,学校连年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硬件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已发展成永州市示范性。学校拥有全县一流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学校以普通中学的生源,连续保持高考应届生本科上线人数稳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

祁阳二中的特长是培养专业生,其专业生位居全县第一。。

陶铸中学:

原名祁阳三中,1988年为纪念陶铸同志诞辰80周年,更名为陶铸中学。陶铸中学已有65年办学历史,先后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大响、著名诗人毛梦溪等众多杰出人才的陶铸中学于2003年开始由增城市松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改建,目前实行“民有民办”。首创的“宏志班”已家喻户晓,成为了祁阳高中教育的品牌。

祁阳四中:

祁阳县第四中学创建于1939年,位子永州市北大门——黎家坪镇,2008年评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50亩,近几年来投资千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硬软件环境的改造。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省重点中学、省园林式单位。新老校区学生公寓、教学楼、科学楼、办公楼、食堂及教师宿舍楼鳞次栉比,相映成趣;400米的封闭式田径场绿草如茵,生机盎然,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3500多名,教职员工213人。

学校确立了“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技强校、环境兴校”的办学理念,引进竞争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文理兼顾、以文见长的办学特色,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共为高等院校输送5700余名合格学生,有桂长锋等36人出国深造,2003年高考成绩骄人,本科上线人数、本科上线率再一次名列全市前茅,文科优势更加明显,全县文科状元桂冠又一次被三位同学(并列)夺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省振兴中华、为人师表读书活动先进集体”,“省广播体操竞赛先进集体”,“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省治安模范单位”,“省一级档案室”,“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首批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在全市教育质量综合测评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属重点中学第一名。另外祁阳四中于今年被授予省示范性高中

祁阳六中:

原潘家埠高中,在现潘市镇内,紧靠湘水,学校前身为文昌阁小学,由陶铸父亲——陶铁铮先生于1918年创办;1929年改为祁阳县第二区立第五小学;1941年改称潘家埠乡中心小学。建国后,1954年校名更改为潘家埠完小,后又附设初中班;1960年5月改名成立祁阳六中;1969年改为潘家埠区中学;1981年区中学撤销,恢复祁阳六中;1991年9月撤销祁阳六中,更名为潘家埠区中学;1995年秋区中学与镇中学合并为潘市镇一中;2002年暑假,上级撤销原学区,将学校更名为潘市镇中心学校;2007年3月将原潘市镇一中、潘市镇中心小学合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潘市镇陶铸希望学校”又称潘市镇中心学校。

祁阳七中:

祁阳七中原为祁阳县第七初级中学,源于1956年白水完小附设初中,1959年正式立名为祁阳县第七初级中学。1969年,学校在“村办小学、公社办初中、区办高中”的大形势下,学校更名为白水区中学。1980年4月,学校恢复祁阳县第七中学。1986年,学校升为副局级单位,1989年学校升格正局级单位。

1956年白水完小附设初中时,校址设在白水镇王氏宗祠内。1959年,白水完小与附设初中分离,校址迁至白水镇云盘岭“五四”铁厂。学校没有围墙,东抵赵衙里茶山,南至喜善村王俭生兄弟的民房,西接供销社杉树山,北连云盘岭山脚,面积61.5亩。1969年更名为白水区中学后,校址未变,面积未变。1980年4月,学校恢复祁阳七中原名后,学校购回了东面荒地5亩,并在七里坪竹山村石山观有学农基地120亩。1994年,学校购置原归白水供销社的10亩杉树山。1999年,学校在西北边购回原属白水供销社的坛子厂。2000年,学校购回坐落在北面的占地30亩的原白水水暖器材厂。2001年,学校购回占地7.5亩的赵衙里桔子园。2004年,学校购回占地3.3亩的赵衙里5组的荒山。至今,学校占地(不包括学农基地)61076.7平方米,东与白黄公路相连,南至喜善村王俭生兄弟的旧民房果园,西接喜善村陈家院子,与农民街相通,北与白水镇四居委会民房及赵衙里村5组出村道路相邻。

1956年至1958年学校每年招2个初中班,共招6个班(初一班至初6班)。1959年至1968年,学校共招17个初中班(初9班至初26班)。1969年至1979年,学校共招27个高中班(高一班至高27班)、6个初中班、一个农技班(1975年)、一个机电班(1975年)。1980年至1989年,共招33个高中班(高28班至高60班),两个技工班(1982年)。1989年至今学校共招162个高中班(高61班至222班)、9个初中班(1990年至1996年每年招1个班,1997年每年2个班)。祁阳七中从附设初中到现在共毕业13206名高、初中生,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