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是什么(褚遂良为什么是书法大忌)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是什么(褚遂良为什么是书法大忌)

更新时间:2024-08-05 22:37:32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是什么

三大特点:

第一, 首先是将书简之作的作风融入于“铭石之书”中, 使楷书的笔法、笔势和结构等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 开辟了行法楷书的新天地。

这样, 就将楷书直接同行书构成了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 只需将其楷书点画写得更活泼一点, 并简化偏旁部首和某些笔画, 上下字带动一下, 便能直接写成行书。就这一点而言, 在所有的楷书中占有最大的优势, 为以后学习书法开辟了一个新的门径。这也对以后在艺术审美上对“逸品”的重视和提倡, 在创作上提供了成熟的艺术形式, 其影响是深远的。

第二, 在创作上褚遂良采取以势生势, 以势生法, 以势立形, 增强了点画之间的贯穿和联系的同时, 突出了点画之间的流动感和韵律, 强调笔笔能达其意而运之, 贵能其中有物, 其中有韵, 达意生变, 迹存其情。并且, 一笔数字, 一气呵成, 充分显现了书法中“无声之音”的艺术特征, 故写到劲疾处出现枯笔, 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所谓“带燥方润, 将浓遂枯” (《书谱》) 。

正因如此, 其用笔是八面出锋, 八面生势, 左右映带, 上下飞动, 穷尽变化, 一气运化。这样, 既使骨法用笔的技巧予以明朗化, 又增强了点画用笔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使笔触更明显地蕴含着抒情的色彩, 故有唐代书法的集大成者之称。

第三, 疏瘦, 但疏得朗洁, 瘦而不薄。其原因有三: (1) 行笔时采用平面运动与深度 (提按) 相结合的方式, 即颜真卿所谓的“屋漏痕”, 在曲折波动之中, 获得一种古藤似的坚忍不拔的审美意象, 增强了笔触的深度意味; (2) 充分发挥长锋笔的优势, 用中锋即便入纸重按至八分, 笔画的粗细与笔的直径相对应。这样, 既能加强运笔时的力度, 又能使点画紧结厚实, 这既是褚字用笔极重要的特点, 也是学褚字的最基本的要点; (3) 在书势上, 采用隶法, 力取横势, 尤其是捺法, 与《礼器碑》相通。从而使整个字在书势上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达到了“俊拔一角”的艺术目的。当然, 这种隶法, 只是总体气格上的, 而不是技法的累加, 主要是为了表现书势上的宽博与横向飞动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 既是褚遂良书风的特点, 也是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地方。

褚遂良初学欧阳询、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变隶书为楷书,使其书法方圆倶备、婉美华丽,世称“青琐婵娟、不胜罗绮”。他的字在唐代是一面旗帜,深得王羲之书法之势,人们称之为“神仙用笔”。他空灵飞动而又沉劲入骨的笔法,整体看上去非常飘逸。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添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是:

1、具有创新精神。其在书法结构上面的最大特点是将前辈瘦长的字形变为扁方,从而带动了后世书风的演变。褚书新风一出,天下争相模仿,成为一时之风尚。

2、虽然其楷书笔法和结构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并不程式僵化。唐楷的“法度”之严,是后世无法企及的,但有一个例外就是褚遂良。其书体妍媚为主,体态多变,并不受过多的法度约束。在用笔的提按、转折换锋等方面灵活多变,导致结构的婀娜多姿,看上去端庄秀丽、灵动遒美、宽绰疏朗、英俊潇洒。他的字给人感觉是骨肉分量均衡,且刚柔并济,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

3、以行入楷,呼应连贯。这使得孤立的点画互有往来,生机盎然,丰神秀逸。褚书让楷书动了起来,书体彰显生动多姿,瘦劲婉丽,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

如果将欧阳询称为“结构大师”的话,褚遂良则是“线条大师”。他的线条充满生命,把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到结构之中,而明显地体现了中国书艺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即灵动之美。在他的艺术化了的书法之中,更有一种神韵的飘逸。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