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关于这首诗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寄给友人杜元颖的。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人们在赏月的时候,如果不能见到想见的人,最容易产生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至于习俗,根据资料,古人在中秋节有燃灯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挂起,既有庆祝丰收的意思,也有驱邪避凶的作用。另外,还有玩花灯、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这些习俗都增添了中秋节的气氛,使得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
这首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前二句写景,“冷露”“桂花”,都是秋天的景物,一幅秋景图如在眼前。月光洒满庭院,“地白”足见月光的皎洁。 “冷露无声湿桂花”,冷气袭人,桂花怡人。树木上栖息着鸦鹊,清冷秋露无声无息地打湿着开放的桂花。“栖”“湿”赋予静景以动态,一些寂寞的香气,在静寥的夜空中坠落。通过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苦无眠,在清冷的月光下,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后两句抒情,“今夜”承接前句,“人尽望”又点出中秋赏月这一环境。“不知秋思落谁家”将笔锋从自家转向他人,以反诘的语气写出“秋思落谁家”。诗人明明思念朋友,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显得委婉,避免了过于直白。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
十五夜中的十五夜,指的是中秋夜 ,也就是8月15的夜晚。那夜望月。这一天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赏月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