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盆地的地理特点:
1、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南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断裂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本地区分成南、北两半.
2、盆地以艾丁湖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地形,由三个环带组成.最外一环由高山雪岭组成,北面横亘着博格达山,高耸入云,终年白雪皑皑;南边有库鲁塔格山;西面有喀拉乌成山;东南有库姆塔格山;可谓四面群山环抱.盆地中环是长期以来山岭风化剥蚀,由流水搬运下来的戈壁砾石带.盆地的第三环带是最具生命力的、诱人的绿洲平原带(这里大部分属于山倾斜平原,堆积着大面积细土质冲积物,因火焰山横卧在盆地中央,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的南北缘形成一个溢出带,造就了南、北两部分绿洲).
3、吐鲁番盆地气候极度干旱,雨水极少,水流自然移运物的能力极差,故盆地中堆积物极其微小,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第四次新构造运动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条由东向西的火焰山,由于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从天山被流水携带下来的风化物质只能在山北积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护,避免了堆积,因而长期以来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势.
4、吐鲁番盆地属于独特的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干燥、高温、多风.盆地内,年日照时数长;蒸发量大;降水量少但局地性强.火焰山以南夏季漫长而酷热,冬少严寒,风小雪少.春季升温迅速而不稳定,干燥少雨,风多力强.秋季秋高气爽,降温迅速,温差大.与山南相比火焰山以北四季分明,冬多严寒,夏少酷热,降水量偏多.春、秋两季较山南长半个月.
5、吐鲁番气候干燥,蒸发能力强,平均蒸发量为2837.8毫米;蒸发量的变化特点为:由北向南逐渐增大,且全年以春末和夏季蒸发量最为旺盛,4-8月蒸发量占全年的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