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上图啊,是不是吊兰
山中兰草静处幽静的山谷里,吸自然天地之精华,沐浴阳光雨露,有灵气,有风骨。而庭院里的兰草虽然美丽,也有香气,但经过人的侍弄,太媚俗,缺少格调。
1.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
2. "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答出"对兰草品格的敬仰"和"把兰草人格化"(或"突出兰草的象征意义"。
《访兰》开篇先写父亲爱兰、养兰,但当乡亲邻人去观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得意反而“愠怒”,这使“我”不理解。以后和父亲一起访兰,通过和父亲讨论野生、家养的兰花品质,“我”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本文题目是《访兰》,“访兰”的过程写完后,作者并没有结束全文,而是又写了最后两段,从对兰的描述过渡到对人生哲理的阐述。点明主旨。文章按照发现疑惑、访兰寻找答案、由兰到人的布局方法来构思全文,使行文如行云流水,整篇文章浑然天成,显出作者构思的自然之美。
本文的描写对象是兰草,但作者并没有花大量笔墨来描绘兰草的外形,而是重点写了野生兰草的生存环境和父子间的对话,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兰草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更重要的是本质的美、内在的美。文章的最后一段对主题升华,表明父亲的话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不媚俗、有自己独立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我也从未忘怀。
《访兰》托物言志,通过对家中兰草和山中兰草的对比,指出了野生兰草“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进而由兰到人,点明文章主旨: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而应像野生兰草一样,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节操,不为世俗所改变,不献媚逢迎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