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起源——一年一度的牛郎织女鹊桥会
最早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描述,是《诗经·大东》,里面主要描述他们还是天上的星座,从事着驾车、织布的劳作。到了汉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展成至今固定的内容:牛郎织女私自相爱,最终忤逆神旨受罚分离于银河两岸不得相见。后来人们又在牛郎织女的故事里,增加了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情节,这一凄美曲折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流传至今。
从汉朝开始,七夕时古人在做什么?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关于汉朝七夕是这样描述的:“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七夕的晚上,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借助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针孔者称为“得巧”,即获胜者,反之就是输家。输家还要准备奖品或礼物,颁发给胜者。也就是说,七夕节在汉代,其实叫做“乞巧节”。
到了唐代,乞巧节在朝野上下则达到了盛大的规模。《开元天宝遗事》中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那时候宫里有专门的“乞巧楼”,以锦缎铺设,高百尺,上可胜数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人们可以在楼上祭祀牛郎、织女双星。嫔妃们在月光下,以五色线穿九孔针,成功获得“乞巧”技能加持。全唐诗《宫词百首》中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正是描绘了宫廷女子在七夕夜乞巧、仰望银河的习俗。同时,唐代宫廷引领的奢华文化使得七夕节日气氛变得愈发浓烈起来。
《醉翁谈录》记载有:“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宋朝,乞巧节已成为举国上下非常隆重的节日活动,还有了专门买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乞巧市”。节日庆典临近,集市上人如潮涌、车水马龙。集市摊位上卖的,除了标志性的七孔针、五色线,还有各种香烛、水果和零食。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朝代更替,七夕祈、乞的形式和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曝晒经书衣裳,设酒脯食果,散香氛于筵上”,乞巧、乞富、乞寿、乞爱、乞子。
元朝时期,京城一带在乞巧节这一天嫁出的女儿会接回娘家过节。元末有“松云道人”之称的熊梦祥在《析津志》中记载:“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占卜贞咎,饮宴尽欢,次日馈送还家。”
到了明代,《帝京午目》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七夕这天,年轻的女子们穿红戴花,佩戴着用五彩绫线结成的樱桃、桑葚、角黍、葫芦等形状的饰品,打扮得花枝招展,成群结队逛街市。北京各个庙会和街市上,自七月一日起就专门设置乞巧物品专卖市场,即乞巧市,主要有牛郎织女年画、乞巧楼、七巧针、乞巧果和祭拜织女用的蜡烛、香以及各种妇女用的粉、胭脂化妆品等。居民在家中还要准备丰盛的食物供女儿们享用。初六、初七晚上,富贵之家大多在庭院中扎起彩楼,叫作“乞巧楼”,在庭院中陈列磨喝乐、花果、酒菜、笔砚、针线等物,或由儿童作诗,或由女郎呈现制作的精巧物件。
在清朝,江、浙、闽一带七夕生活习俗,在国外也有了一定影响力。据日本文献《清俗纪闻》载:“七月七日称为巧日,在露台放置桌子,以点心鲜果七种、针七根、线七条向牵牛织女二星上供。幼女等于夜半拜星,并用线穿入上供之针,称为穿针乞巧。”此时幼女也加入了乞巧的行列,并且在半夜专门设置乞巧仪式,果然是心灵手巧要从娃娃抓起。还有一种说法是,七夕以十四周岁的年轻女子为主要节日人群,此时她们正值婚嫁的年龄。
七夕节在古代并非情人节
说七夕是情人节,不如说是古代女人节更贴切。在古代中国,一年中大约只有七夕节的晚上,能在“户外”看到那么多未婚和新婚的女子。她们诚心乞求巧艺和智慧,当然,也祈求忠贞、美满的爱情。乞巧与祈福,才是古代七夕节的真正主题。
随着时光的流逝,文化、传统、民俗都会渐渐地发生变化,赋予新的涵义。名为七夕节的乞巧节渐渐变成了名为七夕节的东方情人节。虽然没有统一的仪式,如今的女性依旧会默默祈求幸福的爱情。商家也在这一天努力的营造着几千年来无法比拟的商业氛围。虽然相比过去的七夕节,如今的七夕铜臭味虽然更浓,但文化与传统,总会在新的时期有着新的寓意,也有着新的生命力。相信七夕这一美好的节日、七夕祈福这一美丽的传统文化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七夕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庆祝方式
这个节日已越来越少人庆祝。在50年代和60年代,每逢这一天,牛车水一带到处张灯结彩,布置得如同仙境一般,来自不同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这里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由于节日的来源富有浪漫色彩,乞巧节应发展成为华人的“情人节”,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就夜晚而言,除月夕外,七夕也是同样美丽动人的......
七夕别称“星期”的背后,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二星在七月七日这天会合,故称。王勃的《七夕赋》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七夕刻纸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七夕乞巧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风俗不一。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