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粤剧角色分成几类

粤剧角色分成几类

更新时间:2023-06-20 15:04:23

粤剧角色分成几类

粤剧角色分类原在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当,后来演变为生、旦、文武、武生(须生)、公脚、小武、六分、拉扯等行当。

1930 年代粤剧发展至「六柱制」,整台戏便由六个主要演员担当起来,演员需突破专攻某一行当的传统,而须兼演几个行当的戏。六柱制包括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正印丑生及正印武生,而丑角经常兼演净的行当。正印花旦——是班中的第一女主角,与二帮花旦(即第二女主角)在表演艺术上已无大区别,两者均集合武旦、贴旦、花旦及青衣等角色于一身 花旦——角色的一种,扮演戏曲中年青的女性人物。文武生——是 1920-30 年代粤剧演出的新行当。自此文武生成为任何粤剧戏班中第一男主角的统称。小生——粤剧传统行当名称。一般来说小生是演文戏而不挂须的男角。自 1930 年代六柱制兴起后,小生变成班中的「第二男主角」或「男配角」 武生——粤剧的武生又称「须生」,重唱和做,基本上扮演文人,常挂黑须。另有一种挂白须的叫「公脚」,唱腔苍劲悲凉,原属「末」行,现在也并入了武生的行当。净——脚色名称,常扮演性格刚烈人物,通常以开面象征其性格。末——角色的一种,扮演年纪较大男性人物。丑——角色的一种,扮演滑稽人物。梅香——指演出侍婢、宫女和女兵等次要的女角。手下——是指演出兵卒、家丁等人物的角色。拉扯——一般扮演闲角的男性演员。下栏人—— 是指在戏班中较次要的角色,包括演兵卒、家丁的「手下」、演闲角的「拉扯」及演侍婢、宫女和女兵的「梅香」等。记者日前从广州红豆粤剧团获悉,该团将会参与本月28日~30日由市文化局主办的“羊城粤剧日”活动,并会献上《天作之合》和《春草闯堂》等剧目,还会在这次演出活动中进行多方面的新尝试。据悉,由张雄平、杨小秋担纲主演的《春草闯堂》是这次演出的一个新尝试,马(师曾)派艺术的再传弟子张雄平首次把马腔的演绎方法运用到非马派剧目中,他在这部粤剧中所演绎的“胡知府”的角色是一个新的尝试。另一个新尝试是在这个剧目中首次运用两组青年演员担任同一角色,分上下半场亮相,这为剧团培养人才带来了很好的帮助。据红豆粤剧团副团长苏玲介绍,该团正在密锣紧鼓地准备排练大戏《楚河汉界》,将会在明年3月正式演出,这次的灯光舞美设计全都请来了上海戏剧学院的专家来担任;在剧情表现手法方面,会注重表现人物细腻的感情。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