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眼桥位于多宝沙山蒋公岭的鄱阳湖水底,通往星子南康镇,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史上记载桥身共有泄洪孔983个,故号称“千孔桥”,因孔与眼意思相似,当地人遂称其为“千眼桥”。在丰水期,千眼桥被汹涌的鄱阳湖水淹没,而在枯水期就“露脸”,到了十月份就能看到,鄱阳湖的水位随季节的更迭而变化,正所谓“丰水一片,枯水一线”。
千眼桥;由于鄱阳湖的水位起起落落桥才在水面下,而不是建在水面下。
春夏鄱阳湖涨水,石桥淹于湖底,只有水枯季节才露出真面目,滔滔湖水,几百年的冲刷,使得桥面移位、桥墩坍塌严重,但却移不动深深插入湖底的松木桩,反而让它更坚毅。长达3米的花岗岩条石,沉寂在浩瀚的鄱阳湖底,经过了数百年的水起水落,除了附着着的水中生物外,古人的劳动印记终也是无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