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学 是中国的考古学的前身,也就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从中国的北宋开始。
“金”就是铜的意思,铜器,有铭文,上面有字的铜器;“石”多半指的是石刻,有文字的石刻。
然后在这些有文字的铜器和石刻上,依据材料,来核对古代的经济、古代的史书,发现、纠正问题,并补充了很多问题。
因为他研究的是实物,所以也跟考古学搭一点边,但是跟后来的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还不太一样,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第一是有田野发掘、田野调查,有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文化,一套方法论理论。
金石学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金石学研究涉及文字学、历史、书法、文学、图书学等方面。
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但在宋朝和清朝最为发达。
宋朝石鼓文的出土和清末甲骨文的发现是金石学的重要里程碑。
金石学不等于现代的考古学。
在当代,金石学经常和其他学科融合,而不是一门独立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