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n第一声,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焉置土石?
文言助词:又何戚焉。
焉读作:yān。
焉,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ān,最早见于战国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焉”的基本含义为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如心不在焉;引申含义为乃,才,如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焉”的用法常作代词指表示指示,相当于“之”,如心不在焉。
“焉”最早见于战国金文,象形字。左部为乌形,其上部为“正”字,且与鸟身分离。至篆文上部省略为一横。后世表鸟爪的笔画或讹作数点状(首部亦或有所讹变),遂为今焉字所本。汉简文字或作上“正”下“二”,是其省略写法。故篆文作上为“正”的省略,下为“舄”的省略,属于省体结构。楷书作“焉”,上部又改为“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