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六年级上册十课竹节人批注(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详细笔记)

六年级上册十课竹节人批注(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详细笔记)

更新时间:2024-08-05 17:06:46

六年级上册十课竹节人批注

1、这是一篇记叙文,为什么却写了那么多说明性的内容?

这样详细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怎么玩竹节人,一方面

是因为读者可能对竹节人的游戏不熟悉;另一方面,在说明的过程中蕴含了真切

的情感。

2、你知道怎么斗竹节人了吗?

斗竹节人最常出现的是没头没脑地对打 (第9段),有时会遇到线卡住_的情况(第10段),有的对手会亮出“神气”的武器和名号(第11-14段),更有意思的是别出心裁却弄巧成拙(第15段),最让人着迷的是下课后教室里大规模的/热闹的搏斗(第17-19段)。

3、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成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4、理解言外之意:卖毛笔的生意为什么会那么好?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儿则生意特别好。

我们的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所以就假装丢了,然后再去买,老人的生意当然就好了。

5、文章主要是写“我”童年时期玩竹节人的事,在这里为什么要写老师玩竹节人,这和文章主题有什么关系?

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看到老师玩竹节人,我们是怎么做的?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 ),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到志趣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8、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语言幽默,表现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