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固然是父母觉得最有效的教育中的一种,不过打孩子的负面效果也不能被忽略,所以我们也要分情况来看。在这几种情况下,家长最好不要打孩子:
1、孩子胆子小,不能打
有的孩子天生胆子小,性子软。这种性格的孩子,通常在外被欺负不敢还手,父母忍不住吼两句,都会被吓到。如果父母再上手打,孩子在外被欺负更不敢还手,很可能会形成被欺负的气质。这样长大的孩子,遇事不勇敢,性格中会带着自卑,无法跟人交流。
对于胆子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形象,一个英雄一样的形象。在孩子做错事、遇到麻烦的时候,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会比较容易。
2、没讲道理之前,不能打
孩子做错事,很多父母怒气上头,直接动手打。在打的前后,都不跟孩子说,你为什么是错的。更有些父母,会边打边抱怨,说孩子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这时候,孩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会觉得父母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也可能会有“我活着就是一个错误”的思想。
也许孩子会因为被打的恐惧而道歉,以后也会避免犯这些错。可是这很可能会成为孩子心中的一个过不去的坎。在往后遇事,容易不自信。
3、犯小错的时候,不能打
有些父母打孩子,简直跟三餐一样频繁。孩子把碗摔了,打孩子一顿;孩子作业写错了,打一顿;孩子出去玩,回来晚了,打一顿……这样频繁的打孩子,会让孩子以后的性格比较暴躁、急躁,遇事也很容易会想到用武力解决。因为在他小时候,父母就是用“打”来解决问题的。
4、和孩子关系不亲近,不能打
现在有很多孩子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常常不在身边,与孩子关系比较陌生。
亲子关系本来就很脆弱,如果父母这时候再上手打,会让孩子升起反叛心理。这场管教,也会变成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欺凌事件。
孩子在心中可能会把父母放在一个仇人的位置。
打孩子是为了让他认识、改正错误,以免以后再犯。如果父母预测到结果,跟想要的结果大相径庭,不如在开始就不要打。
老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样,我们小时候就是打出来的,现在的小孩是不敢打,不敢骂,要哄他,鼓励他,老人说的教育孩子小错要打就是不想让他犯大错,如果犯了大错呢,再打就不行了又怕走极端路线,我个人感觉还是现在的教育方式更好多哄哄,多鼓励才是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