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物群落的分布主要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经纬度及海拔高度的影响。
1)纬度的影响:太阳高度角和季节变化因纬度不同而异,不同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热差异很大。从赤道向两极,每移动一个纬度,气温平均下降0.5~0.7℃。由于热量沿纬度变化,使生态系统类型出现有规律的更迭。从赤道向北极,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及苔原,即纬度地带性。
2)经度的影响:北美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及大气环流的特征,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出现经向分异,即沿海为湿润区,经半干旱草原过渡到干旱荒漠,经向分异明显。
3)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左右,降水量最初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到一定高度后,降水量又开始降低。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常引起自然生态系统呈有规律的更替,此现象称为垂直地带性。
另外,地形和岩石性质对陆地生物群落的分布也有重大的影响。例如,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大气环流,使高原边缘地带降水充沛,出现大面积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分别形成山地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生态系统,并为流经的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量。地表不同的岩石所形成的土壤性质也不一样,在同一地区,酸性岩石和碱性岩石出露区分布着性质不同的生物群落。例如,在我国南方石灰岩分布区,土壤中含钙较高,适于喜钙植物生长,如青冈栎、红花木、青天葵、金银花、双钩藤等,而在花岗岩分布区则适于松树生长。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各种生物。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
①阳光。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日储存能量。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小麦、玉米等。有些植物只有在密林下层较阴暗处才能生长得好,如人参、三七等。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如蛾类多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鼠妇(潮虫)总是存阴暗的地方出现。
②温度。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温度也影响生物的分布。如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香蕉、菠萝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
③水分。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如在干早的荒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生存;而在雨量充沛的地区,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④空气。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等。
生物圈虽然能为各种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但不同的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分布。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
②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水蛭寄生在牛等牲畜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
③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细菌为生,兼为有类“治病”。
④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
⑤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