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关于国和家的定义为:诸候治疆域为国,大夫治疆
国家作为一个地缘概念,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国才有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据考证:国字源于“或”,“或”者,“邦”也;“邦”者,“国”也。“或”字结构中,“口”代表着人口,一横代表着土地,“戈”字代表着武力。
它寓意着:一邦或一国,有人口、有土地、还需要有武力保卫。到春秋时期,在“或”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代表着一定疆域“□”,就形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国”字,于是战国时期便有了“诸候治疆域为国,大夫治疆域为家”的说法。
应该是诸侯有国士大夫有家:意思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 ,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