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品PICOOC高血压临床医学海外研究中心调查统计,约有400万左右脑梗塞患者。
并且脑血栓形成是脑梗塞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脑血栓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四高特点,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
而且脑血栓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常常被公认为是这类人群的健康“杀手”。
什么是脑血栓?
脑血栓的形成是脑血管闭塞的一种形式,直白点说,就是血管被凝血块堵住了。
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这就是我们体表受伤后,自身止血的一种机制。
相对来说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很难形成凝血块,不过动脉硬化后,就很容易令血管凝结附着在血管壁上,脑血栓就是这样形成的。
为什么会出现脑血栓?
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肪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
事实上,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
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
脑血栓有哪些前兆?
1、哈欠不断
当脑缺血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很多脑梗在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
2、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之一。
3、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
4、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并伴肢体麻木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5、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6、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脑血栓?
1、饮食调整
按照多品种,适量与平衡的饮食原则,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多吃对预防中风有益的食物。
2、戒降烟酒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
3、生活规律
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
4、忌饭后就睡
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5、注意天气变化
老年人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诱发脑中风,因此,气温变化骤冷骤热时一定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6、控制体重
通过运动消耗体内过多脂肪,以降低血脂减少脑中风危险性。
写在最后
以上介绍大家要积极关注,防患于未然,如有病症前兆及时入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关爱健康,用心呵护。
本文由老护士原创,欢迎关注转发评论,与老护士一起走上健康之路。
所谓脑血栓一般指的是脑梗塞,也有些患者可能是脑栓塞,脑梗塞的患者有些可能先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短暂性的黑朦,跌倒发作,一侧肢体活动不灵等等。如果患者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则需要到神经内科就诊,在进行颅脑MRI,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检查,如果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则需要降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