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新栽植蓝莓苗养不过三年的原因
1. 苗木失水过多 栽植的蓝莓苗树苗木大多数来源于外地苗圃,由于起苗、运输到栽植少则需要3~5天,多则需要十几天,这一过程会引起苗木失水,严重影响蓝莓苗树的生命力。
2. 根系活性差或损伤严重 在北方地区蓝莓苗以组培繁育为主,营养钵抚育幼苗,南方地区绿枝扦插繁殖仍有采用。在育苗过程中苗木根系遭受病虫害侵染或旱涝危害,导致根系受损和活性差,有的苗木在钵内生长期过长或钵过小等抑制了根系的生长。“老化苗”或病弱苗种植后,在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虽不会死但也不能正常开花结果。
3. 土壤pH值不适宜 土壤pH值过高,当pH值为6.0时,死株率增加;当pH值达到7.0时,植株会逐渐死亡。土壤pH值过低
4. 土壤性状差 栽植前土壤改良不到位。如有机质含量低、保水性差和过湿而通气性不良的土壤均不适宜蓝莓苗的生长。
5. 栽植过深 苗木栽植较深,根颈部被埋进了土里,造成根系生长分布层的氧气缺少,影响其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的正常发挥,不能及时给发叶抽梢后的苗木提供水分和养分,从而引起苗木生长停滞。
6. 施肥过于集中 栽植时没有把改土材料、有机肥和土混匀后分层回填到坑内,而是集中施到根系分布层,产生烧根现象。另外,选肥不当也会抑制苗木生长。
7. 栽植管理不当 蓝莓苗栽植后遭受干旱、渍涝、病虫为害、药害等,导致生长受抑制,从而出现不死不活的现象。
蓝莓苗预防措施
1. 选择合格苗木 从可靠的蓝莓苗种苗繁育单位购买苗木可有效地降低种植风险。选用苗木必须是符合国家苗木质量标准的一级苗木,禁用不合格苗木。要选择3~4年生营养钵苗;要求根系完整、无病虫为害,根系发生褐变或黑色,尤其有异味的不宜选用;地上部枝条生长健壮,分枝较好,不宜选用只有高度、生长细弱的独干苗木;选用大钵苗和适龄苗木进行栽植,不选老化苗及根外扎于钵体外的苗木。
2. 对苗木进行消毒处理 起苗前用恶霉灵加甲霜灵灌根防治苗木携带的病菌,做到无病苗出圃。
3. 加强调苗防护 蓝莓苗栽植时,最好选用当地苗木。如果需从外地调苗,应尽可能减少购苗环节,缩短购苗时间,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苗木的包装管理,防止其风干或者受冻。苗木运达后要在阴凉处放置并及时栽植。
4. 改土 栽培蓝莓苗前必须将蓝莓苗根系生长的土层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土壤pH值范围为4.5~5.5,达到质地优良、通气透水、有机质含量较高(>3%)的要求,土壤孔隙度以调整到50%~60%为宜。生产中进行土壤改良采用的材料有锯末、牛粪、草炭、松针、沙粒、稻壳、硫磺、复合肥等。改土时最好进行全层改土,将改土材料拌匀后再起垄栽苗。
5. 规范栽植技术 蓝莓苗树最佳栽植期在3~4月份,其次是10~11月份。栽苗时对苗木进行分级,尽量做到同一地块的苗木整齐度一致。采用高垄栽培,一般要求垄高30厘米、宽100厘米即可。栽植时采用等高线水平栽植,栽植深度以平钵土为宜,防止栽植过深与过浅。栽苗后浇透栽植水。
6. 加强栽后管理 栽苗后加强水分管理,要浇水保苗,严防干旱和苗木失水及受涝;进行滴灌浇水,严防大水漫灌;浇灌生根剂;及时查苗补苗;进行地表覆盖和防除杂草;适时施肥和进行病虫害防治。
7. 换苗 解决新栽蓝莓苗树生长不良或具有“假活”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发生上述现象的苗木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