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陶渊明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荣华富贵,至少衣食不愁,但这一切都需要以人格和气节为代价,这是陶渊明所不能够给予的,于是他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生活。
有失必有得,陶渊明获得了有尊严的人格,获得了自由的心灵,同时还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的一生,对人生真谛充满了渴望与追求。他的诗质朴无华,清丽自然,寓绚于素,韵味隽永,或者咏史抒怀关心时局,或者充满“性本爱丘山”的生活志趣。
通过诗词,例如《归去来兮辞》,他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通过散文,例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表现了返璞归真、高远脱俗的意境。
后人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誉。而陶渊明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改变。
评价:陶渊明选择了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刚强不屈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他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改变。
具体:陶渊明从29岁开始出仕,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不但抱负无法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与官场人物周旋,他做彭泽令仅80余天,就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解职而归,因为他是不能忍受这种人格上的屈辱的。他采取的是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体现了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都赞赏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精神,尤其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思想与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完全一致的。总之,他的这种刚强不屈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正如现代学者闻一多所说是“有骨气”的。这种精神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