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ù liè zhāng)。
太阳升起来,又落下去。月亮满了又缺,缺了又满。星辰闪烁张布,列满了星空。
三、详细解析:(整理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的天文学不同于西方的天文学有着自己的独立的一套体系,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知道不管是月亮是地球的行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他们和天上其它的星辰是一样的。
在漫天的星斗之中月亮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太阳距地球15亿公里,容易观察;再加上太阳和月亮在地球上观察大小相差仿佛,所以中国古人把太阳和月亮相对应称之为太阳星和太阴星。太阳星上古人认为有太阳神宫里边住着三足金乌,太阴星上古人认为广寒宫里边住着有嫦娥、桂树和玉兔。
太阳星和太阴星,再加上我们从地球上看上去特别明亮的金木水火土五颗太阳系的行星一起呗古人称之为七曜,或七政。现在日语里面从星期一数到星期天,他们还再称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金曜日等等,指的就是这七星。从七曜的命名上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古人的思想,就是阴阳五行。
盈指的是盈满,与之对应的就是亏缺,苏东坡《水调歌头》“月有阴晴圆缺”。
中国古人最早的天文历法夏历便是以月亮的一次圆缺为一个月,每月的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太阳还未下山月亮便已升起一阴一阳相对而望故称之为“望”。在古诗文中古人常常用“望”字代表十五,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三月之望”的意思就是三月十五那天。
每个月的月初没有月光叫朔,《说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苏也”;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也没有月光叫晦,《说文解字》“晦,月尽也”。
初三到初七,月亮是个可爱的月牙就像一弯弓,古人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时候的月亮叫新月;到了二十以后月亮时候月亮又变成一个月牙,古人感叹月亮日渐残缺称之为残月。因为新月的弓弦在上,所以又称之为上弦月;残月的弓弦在下,所以又称之为下弦月。明朝人施槃,颖悟过人,喜爱学习。十岁时,有人带他拜见一位张楷(因曾官居明都察院、都御史,所以人称张都宪)。张都宪见他聪明伶俐,便出对考他:“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月,下弦月。”施槃随口对道:“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张都宪一听大喜,连称“孺子可教”。
昃,指太阳西斜,《易经》“日中则昃”。古人认为太阳每天都坐着九条龙拉着的辇车在天上行走,这条太阳行走的道路便是黄道,也就是一年之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黄道一个周天360度,分成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12次或12宫。从子到亥,一宫30度,每月走一宫,十二宫走完,太阳转了一个周天。
另外还有白道和赤道,白道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圈的运行轨迹;赤道就是地球南北极之间的一条想象中的线,这条线把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为标记,天球上才有对应的九州分野。《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
黄道一个周天360度,分成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12次或12宫。从子到亥,一宫30度,每月走一宫,十二宫走完,太阳转了一个周天。十二次初见于《左传》、《国语》、《尔雅》等书,主要用于记木星的位置。汉以后定型。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十二星次的名称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辰宿列张,语出《淮南子》:“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
广义的辰是星体的总称,俗称星辰。狭义的辰是北辰,指的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属于现代天文学的大熊星座,可以用来辨方向、定季节。辰又指太阳所行黄道十二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辰宫。
广义的宿指的是星宿。中国天文学最鼎盛的时代是隋唐时期,那时的星域分区,把视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墙,就是把星域分成三进的大院套。然后再按东西南北,像切西瓜一样把星域分成四块,每一块选择七组星辰,每组都是恒星。所谓恒星就是不动的星,像太阳一样,今天是这样,明天是这样,一万年还是这样,永远不变,便于观察,便于比较。每一方有七组星宿,四七二十八,加起来是二十八组,就是二十八宿。
按中国古人的说法: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实际上,是把28宿连起来以后,看它的形状像这四种动物。、
东方苍龙,一共有七组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把它们用线连起来,活像一只回首收翘、奔腾不已的龙。龙宿居东,在季为春,升发温和。
南方朱雀七组星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好像一只展翅的孔雀。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连起来的形状像只张口的老虎。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分成两组,一组像条蛇,另一组像只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