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灯戏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
由于各地语音有别和艺人演唱的不同,流行在不同地区的花灯又接受了不同的曲种、剧种或民歌小调的影响,故云南花灯又分有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等九个支派。云南花灯戏演出的许多剧目,都具有朴素单纯、健康明朗的民间艺术特色,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
建水花灯是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的建水县的山区、半山区和坝区的村寨里,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花灯,这种花灯既有汉族花灯的韵味,又有彝族音乐的风格,因此被称为“彝族花灯”,是云南花灯中一个有特色的支派。
建水花灯根据演唱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表达青年男女思念之情和爱慕之心的爱情小调。如《采花调》、《送郎调》、《小小粉团》。二是描写妇女诉说生活中不幸遭遇和发泄悲愤情绪的诉苦小调。如《寡妇哭五更》《黄花囡哭老公》。三是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随口编成的富有生活情趣的生产生活小调。
建水花灯是滇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艺术风格是彝歌带有灯味,汉灯夹着彝歌;节拍花样多,节奏变化大,音域宽广,旋律清晰。乐器以四弦、竹笛、二胡为主。
建水花灯的传统剧目有《打花鼓》、《打渔》、《打草竿》、《补缸》、《玉钓瓶》、《霸王下山》、《张三杀羊》、《劝赌》、《乡城吵闹》、《老贾休妻》、《韩湘子渡妻》等30多个。1956年—1982年,曾先后为省、州、县有关文化单位提供过许多音乐、剧本等方面的资料,并参加省级文艺汇演,获得各方面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