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历史自公元1271年至1367年元亡存国96年,元代文学最突出的成就在戏曲方面,诗之词散文不突出,后代把元曲和唐诗宋词并称。
元朝文学产生新的一种体裁是戏曲,一般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今有小令3800多首套数450多套。
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卢挚、贯云石等后期有乔吉、张可久、张养浩、刘时中等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四大家以外的王实甫的《西厢记》被元未明初的贾仲明誉为天下夺魁。元朝的剧曲、抒情体散曲影响了明清两代。
元朝因为是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汉人、南人处于社会的边缘;长期废除科举制度,大批儒生失去进身之路,文士地位空前低下。而在经济上,随着农业的恢复,都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也在不断壮大。在思想上,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开始确立,同时对各种宗教信兼容并蓄,思想控制相对松散,因此元代在中国古代史中虽然时间不长,但元代文学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它的突出标志就是自元代文学始,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取代传统的抒情性文学而占据文坛的主导地位;古代文学的审美情趣也因此发生了由“温柔敦厚”而转向“自然酣畅”的历史性新变化。
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演进历程中,元代文学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期:即新兴的通俗的戏剧小说开始取代传统的典雅的诗文词赋的正宗地位,从此,叙事性文学逐渐成为文坛创作的主流。 代表:在元代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元曲。它包括叙事体的剧曲和抒情体的散曲。元曲是元代文学之主流,亦是一代文学之代表。剧曲包括杂剧和南戏,其中,成就最为辉煌的是杂剧,它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也是元代文学最高峰的标志。包括:剧曲----杂剧和南戏,散曲。元曲大力发展的同时,通俗文学的另一重要样式――白话小说在元代继续盛行。在继承唐宋以来说话伎艺的基础上,元代话本小说的创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元代话本与宋代话本之间区别很小,很难将它们区别开来,所以一般统称为“宋元话本”。元代的话本小说有两种:话本小说和讲史话本。所谓“小说”和“讲史”,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即白话小说----话本小说和讲史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