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是哪本书上的(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原文)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是哪本书上的(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原文)

更新时间:2024-06-25 18:18:46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是哪本书上的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是由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的“动态对等”概念演变而来的,后来为了消除误解,奈达在80年代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的核心是根据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达到理想的翻译,就要找到与原文最切近自然的对等语。就是说译文的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是基本一致的。

1969年尤金.奈达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首次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所谓的功能对等是指在翻译中力求达到源语与目标语这两种语言间功能上的对等。事实上,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首先,1969年奈达出版了《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在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这一理论。

在这一理论下,奈达指出在翻译中读者的反映是不可或缺且应当给予考虑的因素(Nida, 1964)。

之后,在1986年,奈达又出版了《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在书中他则首次提出了功能对等这一概念。

他认为:根本而言,动态对等是基于功能对等才得以描述的(Nida, 1986)。

同时,他还认为成功的译文应当是使译文读者到达和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Nida, 1986)。1993年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将其划分为最大功能对等和最小功能对等。

他认为目标语文本的读者在阅读理解译文时能达到和源语读者理解感知原文文本一样的程度,这即是最小功能对等。

若目标语读者能够用源语读者理解欣赏源语文本的方式欣赏理解译文,这即是最大功能对等。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