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李白的诗歌如何体现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特色(李白描写黄山金芙蓉的诗句)

李白的诗歌如何体现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特色(李白描写黄山金芙蓉的诗句)

更新时间:2024-06-20 15:59:23

李白的诗歌如何体现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特色

公元760年,李白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夜郎,后遇赦,得见老友韦良宰,写此诗抒发政治感慨。而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一句赞美韦良宰清新自然诗风的诗句,却也是李白自己追求自然诗风的表现,后人也多用此诗句来评价李白的诗。那么,李白诗歌中的自然美,到底是怎样的?崇尚自然的创作理念,在历代有什么表现,有什么价值呢?我从以下方面来浅析:

一、李白诗歌创作追求的自然美是什么

“自然”这个词最早见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而是指事物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然的规律而演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庄子继承老子的自然主义,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着,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为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碌碌而受变于俗,故不足。”从老子和庄子对自然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自然的基本观念——法自然和贵真。

作为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的李白,诗歌创作也追求一种自然之美。即就是:诗歌内容上率真随性,尊崇自然;语句表达上不求雕饰、或长或短。

二、李白诗歌自然美的表现。

(一)内容上率真随性、不违自然

1、由心而发,率性而为

作为盛唐,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浪漫,不仅体现在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桀骜不驯、洒脱豪爽的个性气质上,更体现在他率真随性、天马行空的诗歌创作上。是的,从李白的诗歌,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其个性,他的自由洒脱,张扬灿烂,畅达通透,明亮澄澈,都是他天真烂漫的性情所催发。例如他的名篇《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诗深沉浑厚,气度不凡。大起大落,起伏跌宕。恰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又如塞上骏马狂奔四野。纵然是酒后乱言,却乱出了真情、乱出了自然。面对无限的宇宙,有限的人生,大河奔腾见证时光的飞逝,镜中白发说明人生的悲凉。作者想做很多事,但又能做什么?古来圣贤都寂寞终生,但饮者却千古留名。人生的得意和失意,成功和失败,化成解不开的矛盾。还是学曹植纵酒享乐一生吧,何计酒钱多少。把那些宝马华服全都抛弃了,只求大醉一场,痛快一生。

表面上看,李白追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乐思想,实际上是李白自信有才却不得施展,喜中有悲,悲中有苦的人生感慨。而催发这种感慨的,就是李白对人生最深沉的感悟,最真切的情感。诗歌,完全是其自然性情的光明显露。

是的,在李白的诗中,喜就是喜,悲就是悲,没有遮掩,没有煽情,纵然有夸张,也是夸出了他的真率自然。不仅《将进酒》如此,其它的诗歌亦如此。如《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开开心心地喝一场,对酒仙李白是多么惬意的事。所以不仅他高兴,酒肆中每个人,都豪爽畅快。至于送别之情深不深嘛,你和那滔滔东流的江水比较去吧!没有他人诗中常见的离愁别苦,也没有嘱托挂念,喝了就喝了,一切情谊都在酒里,我们早品过了,读者慢慢去品吧!干净洒脱,率真可爱,难怪杜甫对他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高赞。

高兴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悲伤时“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忧愁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愤怒时“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赞美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批判时“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在李白的诗中,可以看到天才纵横和张扬夸大,但却没有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他活得真真切切,诗写得明明白白。这是他诗歌追求自然的第一个表现。

2、尊崇自然,物我一体

李白还有一些诗,体现了物我一体的“自然观”,歌颂自然的永恒,批评“天命神授,唯我独尊”的荒谬。这是其追求自然的第二个表现。在有些诗作中,他认为人和其它事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真正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要求,这也体现了他非凡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比如其诗《日出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二)语言上自然天成,灵活随意

1、语句不加雕饰,自然流畅

李白诗歌创作在构思上追求自然本色之美,在词句上不苦作推敲和雕饰。这反而让李白诗歌中有一种自然流畅,又清雅脱俗的美。如《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诗句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就写出了太白峰的雄伟高耸,所以诗人一直到夕阳西下时才登顶。但纵然难以攀登,作者也要穷尽力气到达顶峰,其自信和坚持之本性,由此可见。李白的人生是浪漫的,也是孤独的,所以才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感慨。他渴望有知己,在无人解愁时,太白山也能是他的知己,所以顺利成章有第二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第三句“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衔接也自然有趣,站在这么高的山顶上,我当然想像列子御风一样飘飘然而去了。我一直飞啊飞,快到双手接住明月的地方,那将是一个没有尘烦,光明理想的世界。但我真的是厌倦尘世一去不返吗?当然不是的,“一别武功后,何时复更还?”虽然我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但我还是渴望为国家做些事,只是现实不如意而已。

从思路上看,李白的这首诗将我们也带入登山的情景,从艰难跋涉到与山共语,再想象飞到月亮下的过程,我们在登山时或许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思索,只是没有李白那么浪漫洒脱罢了。所以,李白诗歌的构思是自然天成的,没有曲折和刻意的营造。语言上有时是大白话,没有藻饰晦涩的词语,却自然通俗,流畅生动。

再比如《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以充沛之气韵统领全诗,不饰雕琢,潇洒清丽,天然成韵,流畅自然。还有如《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同样明白如画,自然天成。

2、语句可长可短,灵活随意

除遣词造句上李白崇尚自然外,在句式长短上,他的诗有时也长短不一,讲究意思的流畅,不刻意被格律、对仗等束缚。如其名篇《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承载李白惊人的想象力和波澜壮阔情感的,却是长短不一,接近散文话的语句。也只有这些句式,才能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轻重缓急地表达出诗人奔放如风,迅疾如电的浪漫情怀。这也是李白诗歌创作语言上追求自然的又一个例证。

三、追求自然创作思想的普遍意义

追究自然的创作思想,让李白的诗歌有独具一格的魅力。当然,这也与李白天才纵横,浪漫自由的个性气质有很大的关联。这位“天才诗人”不朽诗篇,成为盛唐气象的代表。虽然历代其他作家多没有李白之才,但追求自然的创作风尚 ,却一直流传不息。

李白之前,同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大诗人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就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归隐田园后躬耕自给的生活,就是他崇尚自然的体现,而他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作品,也很好的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创作理念。

南北朝文学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中说:“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宋代欧阳修说:“君子之欲著于不朽者,有诸其内而见于外者,必得于自然。颜子萧然卧于陋巷,人莫见其所为而名高万世,所谓得之自然也。”明代李贽倡导“童心说”,他说:“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是的,倡导童心就是倡导真性情,倡导顺其自然,表现自然,用自然之笔墨,写自然之性情。这不仅让作家始终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纯真,也让作品能清新脱俗,真趣流溢。

在生活中做一个保持真性情、尊崇自然的人,在创作中主动追求自然,表现自然,这对作家和作品来说,都是非常可喜的事。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