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选赛制度
1930年第1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一些欧洲球队不愿远渡重洋前来,因此一共只有13支球队参赛。1934年,第2届世界杯赛在意大利举行,参赛队增加到31个,首次采用预选赛办法,筛选出16支进入决赛圈。而决赛圈的赛制,也经历了单败淘汰制、小组赛和循环赛结合制,直到现在的小组赛和淘汰赛结合制。
红黄牌制度
在红黄牌问世之前,裁判员欲对队员实行警告或罚出场时,只能用语言或手势来表示,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在1970年墨西哥第9届世界杯上,裁判开始使用红黄牌,球员立刻变得规矩起来。苏联球员洛夫切夫成为第一个吃黄牌的选手。4年后在联邦德国世界杯上,智利队的卡斯泽里领到了足球史上的第一张红牌。自此以后,红黄牌制度被各国足协纷纷仿效,沿用至今。
换人制度
足球比赛最初并没有换人制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野蛮足球横行,暴力犯规、故意废人的动作层出不穷。1966年世界杯巴西对葡萄牙,贝利被铲成重伤,由于当时没有换人制度,球王只能缠着绷带一瘸一拐地坚持踢完。
1970年世界杯,国际足联启用了换人制度,首次允许球队可在比赛中替换2名球员。在苏联4比1击败比利时的比赛中,世界杯史上的第一次换人出现。到1998年世界杯上,换人名额增加到3人。本届俄罗斯世界杯,允许在加时赛中使用第4个换人名额。
点球大战
在点球大战之前,如果两支球队在淘汰赛打成平局,通常会进行重赛,甚至抛硬币、抽签来决定胜负。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上,点球大战制度正式启用,不过那一届中点球大战并没派上用场。直到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半决赛,联邦德国和法国在120分钟内3比3打平后,世界杯才首次上演点球决胜,德国队胜出。
此后,重大赛事的点球大战,成为最惊险刺激的环节。不过,点球大战可能也并非最完美的规则,其发明者德国前裁判瓦尔德就说:“点球大战总有它退役的一天,会有更合理的规则取代它。”
新越位规则
从第1届世界杯开始,就有越位规则,但当时是“平行也算越位”。也就是说,进攻球员如果与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站位平行,也算越位。此外,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即便完全没有参与到进攻之中,其队友的进球也算无效。
直到1990年世界杯,国际足联推翻了“平行也算越位”“只要有人越位,进球就无效”这两大规则,大力推动攻势足球。
赢球3分制
世界杯原来实行的是2分制,即赢一场得2分,平一场是1分,输球0分。这导致许多球队为了得到保平的1分,战术安排得特别保守,严重影响足球的观赏性。从1998年开始,世界杯实行3分制,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球0分,以鼓励球队进攻。
扩军32强
在世界杯历史上,参与决赛圈的球队一直在不断扩军。第1届仅有13支队伍,第2届至第11届均为16支,第12届至第15届增加至24支。
1998年,在法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杯,参赛队伍首次扩军到32支队伍。32队能更大限度地扩大世界杯的影响,同时又能保证比赛的高水平,并且十分有利于赛程的科学安排,受到一致认可,沿用至今。不过,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最近称,不排除2022年世界杯扩军至48队的可能性。
金球制
在淘汰赛的加时赛中,只要有一方进球,比赛就即时结束。这被称作“金球决胜”,也叫“突然死亡法”,1996年欧洲杯上就已推出,世界杯则是在1998年首次实行。在法国对巴拉圭的1/8决赛第113分钟,布兰克打进了世界杯史上第一个金球,法国淘汰巴拉圭晋级。
2002年世界杯,又出现了几个金球。但这种规则越来越受到质疑,因为对失败方来说它显得过于残酷,同时可能束缚双方球员的发挥。2004年,国际足联宣布金球制取消,加时赛需打满30分钟。
门线技术
2010年世界杯1/8决赛英德之战,英格兰队兰帕德远射击中门楣后,被德国门将从门内约60厘米处捞出,裁判判此球没进。这成为世界杯史上最大的冤案。
从2014年开始,门线技术引入世界杯。每个球门各有7台摄像机从各个角度监控,画面由电脑分析后直接传递给裁判,以避免此类误判的发生。
视频助理裁判
为了更好地帮助裁判团队执法,VAR(视频助理裁判)技术首次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一旦比赛中出现进球前犯规、疑似点球等争议情况,主裁判可以通过监控录像回看,以作出准确判罚。2018年6月16日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乌拉圭主裁判库尼亚通过VAR修正执法,判给法国一个点球,这是VAR首次在世界杯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