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赵洲桥的历史

赵洲桥的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3 17:25:55

赵洲桥的历史

赵洲桥又名安济桥(北宋皇帝赐名),位于河北赵县城南,一孔石桥飞跨皎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洲所以通称赵洲桥,有史记载:“赵郡皎河石桥匠李春工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上海淀山湖畔,静卧着名闻遐迩的江南古镇朱家角.36座古桥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河港交错的朱家角各处,最负盛名的当数放生桥.始建于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的放生桥,位于朱家角镇东部,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五孔石拱桥,也是包括周庄、乌镇、同里等在内的“江南十大名镇”中惟一的大型古桥.放生桥全长70.8米,宽5.8米,高7.4米,桥身中间最大的孔径达13米,两侧孔径各10米上下.承重结构采用超薄型桥墩,桥墩厚度约100厘米.大桥造型秀美,壮观而不失精巧,历数百年风雨沧桑而依旧保存完好.放生桥长如玉带,状如彩虹,远远看去,在平静如镜的河水倒映下,5个半圆形桥孔变成完整的圆孔,相映成趣,别有洞天;旧称“井带长虹”,是当地著名的“十景”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的标志性建筑.江南古镇的一些石拱桥走势陡峭,使过桥有如登山,备感吃力.放生桥的走势却显得平缓舒坦,它的台阶特别薄,最薄处厚度仅有3厘米,一般不超过8厘米,因此凡过放生桥如履平地.放生桥南北两面台阶合计达122级.这么多的级数在江南石拱桥中是非常罕见的,可见古代造桥者的聪明才智和对路人的一份人文关怀.放生桥桥体庞大,状似巨龙,给人以非常“大”气的感觉.它的建筑技艺与风格“大”而不“粗”,处处体现出精致、细微、周到.往上走去,台阶显得宽阔而平整,组成桥栏的高近60厘米的石块沿斜坡紧紧相连,天衣无缝,非常坚固,成为确保行人安全的屏障;桥顶龙门石桥面上微微突起八条盘龙,中间缀有一颗耀眼的明珠,精雕细刻,手艺不凡;正中两侧桥栏顶端对称地“蹲”着四只石狮子,小巧玲珑,造型优美.【名称由来】 明清时代,每逢农历初一,当地僧人都要在桥顶隆重举行仪式,将活鱼投入河中放生,以此彰显对生命的尊重.“放生桥”之名即由此而来.【楹联】 在岸边仔细察看,西面桥壁柱石上镌刻着一幅楹联:“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平溪珠浦浪千重”.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建筑工艺,与宏伟的古代桥梁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放生桥声名远播,近悦远来.宝带桥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桥的外观像一条腰带!宝带桥 中国古代多孔薄墩联拱石桥.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京杭大运河边,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为历代纤道所经.桥全长317米,宽4米.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年),已经有千年历史,由于是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又有说因桥似宝带浮于水上而得名.后经历代多次重修,明代建成53孔石拱桥,现存桥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1956年修葺恢复旧观.宝带桥用坚硬素朴的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米,桥孔53孔,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我们现在所见的宝带桥是明代正统年间重新修建的.清咸丰年间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英帝国主义和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毁损已相当严重.解放后,人民政府根据明代的规模和形制,修缮了这座古桥.宝带桥不仅改善了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交通条件,而且因其制造精巧,加上周围有青山绿水相衬,恰拟飘动在水乡原野上的一条宝带,更显绮丽多姿.其中三孔联拱特别高,以通大船,两旁各拱路面逐渐下降,形成弓形弧线.全桥构造复杂而又结构轻盈,风格壮丽,奇巧多姿,成为江南名胜.2001年06月25日,宝带桥明代作为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桥的名称的由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由所在地命名,如赵州桥;有的由形状命名,如周庄的钥匙桥,是相邻的两座桥恰好构成钥匙的形状,又如苏州的宝带桥,是因为桥的外观像一条腰带;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则得名于这里有人们在桥头将鱼虾放生的习俗.西湖的断桥如何得名则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大雪初停,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阳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因此叫断桥.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