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关于折柳的典故(梁苑折柳典故)

关于折柳的典故(梁苑折柳典故)

更新时间:2024-06-06 14:56:28

关于折柳的典故

历史典故 > 折柳

“折柳”,或“折杨柳”是古代乐曲名,乐府诗题有《折杨柳》。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犹言行坐,躞蹀是小步行走的样子;座,同坐)吹长笛(行者和坐者都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诗。折柳赠别,是古代的风俗。“柳”与“留”谐音,折柳便是留客的意思;行客自己折柳,自然也是惜别的表示。

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之歌。在《乐府诗集》中,所收集的六朝梁、陈及唐人“折杨柳”曲有二十余首,其中大多是伤别之辞,而怀念边戍征人之作尤多。故诗文中常用“折柳”为惜别的典故,也用为送别或赠别的代称。

南朝梁元帝(萧绎)《玄览赋》:“已寤歌于‘折柳’,复行吟而‘采莲’。”(《文苑英华》一二六)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又权德舆《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雍陶《折柳桥》诗:“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据《三辅黄图•桥》载,汉代长安城东有霸桥,汉人送客至此桥往往“折柳赠别”。后因以“折柳”作为送别的典故。

宋•辛弃疾园春•送赵景明知县东归再用前韵》:“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明•杨基《闻邻船吹笛》:“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明•郭登《送岳季方还京》:“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傍柳”。又,诗文中由“折柳”还演义出“折杨”的用法,同样表示送别意。如宋•辛弃疾《蝶恋花•继杨济翁韵饯范南伯知县归京口》:“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情愁随去”。

又,古乐曲中有《折柳》曲名,亦作《折杨》、《折杨柳》,内容多为分别尤其是怀念征边者之作,诗文中因此常用《折柳》等作为怀乡与惜别的典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明•蓝智《雨中同孟原佥宪登嘉鱼亭》:“《折柳》悲横笛,飞花落钓船,乾坤总羁旅,把酒意茫然”。清•黄景仁《对月咏怀》“风前凄亮《折杨》曲,梦中宛转随湘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