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儿才1岁8个月,可从上个月开始,这个平时的乖乖女仿佛一夜间就学会了“打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带她去小区花园里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她总会攻击别人,打人的时候还说“打你”,同时手“啪”的一声就打上去了。几乎是见谁都打,有时候打别人脸,有时候拍别人头,有时候还使劲拽头发,甚至还将别的小朋友给推倒。别看人小,但力气大着呢,每次带她出去都把别的小朋友打哭,很是无奈~
这么小的宝宝就有暴力倾向了吗?
其实,两岁以下的宝宝打人,并非真的爱打人,而是因为正处于「打人敏感期」,他不太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他打人,可能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他情绪太激动,也可能是他想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还可能是他想与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等。因此,未搞明白原因之前,都不能认为宝宝有暴力倾向,不要给宝宝随意贴标签。那么,当宝宝处于「打人敏感期」时所出现的打人现象,宝爸宝妈到底该怎么做呢?
宝爸宝妈该怎么做?
ONE
对宝宝的“打人”行为
不要做出过激反应,正确纠正宝宝行为
通常宝宝认为他一旦做出“打人”行为,家长的反应就会过于激动,对他严加管教,跟他交流,习以为常宝宝会很聪明的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可以引起关注。无论宝爸宝妈在干什么,只要他打人,就会停掉手中的事,引起大家的关注。这样,宝宝就会把打人当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由此可见,家长不要对2岁以下的宝宝打人行为,反应过度敏感,应告知宝宝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乖宝宝是不会打人的。否则,就会让宝宝养成的打人习惯转化成他自我意识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
TWO
“帽子”
去掉扣在宝宝头上打人的帽子
2岁以下年龄段的宝宝打人其实只是拍打,而不是真正的打,这是他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很多时候,他只是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如宝宝生气了、宝爸宝妈忽视宝宝、别人距离宝宝太近等。
宝爸宝妈应该注意观察宝宝,当宝宝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时,应这样跟宝宝沟通:
“亲爱的,你是不是生气了?”
“你是不是受委屈了?”
“你想他走开是吗?”
... ... 猜测宝宝情绪的问句。
宝宝语言沟通能力表达有限,这时的点头摇头是重大信号。当父母帮孩子表达出他想表达的意思时,宝宝会如释重负,就会感觉父母理解他了,也就会减少通过肢体语言“打人”行为来表达自己。
THREE
“坏榜样”
反省自己或监护人有没有做宝宝的坏榜样
有暴力行为,按照概率来讲,一般父亲的日常行为可能会过于激动。在宝宝面前,要尽量给宝宝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尽量宽容周到,有礼貌,注意善待自己的另一半等。此外,身为父母,也要给宝宝树立一个好的模仿对象,日常行为要亲切温和,细心周到。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千万别忽视这些普通的日常行为,也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事实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宝宝的眼中,是会被宝宝模仿的。
FOUR
“暴力镜头”
尽量不要让宝宝观看暴力镜头
现在电视、网络仿佛已成了宝宝成长必备的陪伴品了。里面经常会有一些暴力的镜头,打斗场面、孩子之间的推搡、大人暴打小孩等,都要尽量避免让宝宝观看。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如果爸妈对宝宝的态度比较粗暴,随意拍打孩子,那孩子难免会学会。另外,爸妈平时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夸耀和赞美别人的打斗行为。
SAY
宝宝打人是特定发育阶段的正常行为,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这种行为。一旦发现宝宝有打人行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立刻坚决地制止。然后握住宝宝的手,带他离开「打人现场」。这样能帮他的情绪「降温」。
再分享一个超好用的手机识字软件【猫小帅识字】,课程以冒险故事为主,宝宝使用时有一种听人讲故事的体验,课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各种小游戏作为复习环节,可重复学习,加深宝宝的记忆。让孩子开心地学习汉字。担心宝宝眼睛的家长也可在设置中设置学习休息时间,培养小朋友的用眼习惯。
在这个年纪段宝宝爱打人是没有恶意的,这是因为孩子的语言功能发育得还不完善,不用能正确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就会其它方式去表达,家长要正确看待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家长需要控制自己脾气,不可打孩子,而要耐心给孩子讲解,打他就会成为他打别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