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瑶族春节的习俗有哪些(瑶族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

瑶族春节的习俗有哪些(瑶族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

更新时间:2024-05-28 13:21:08

瑶族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瑶人过年

“二十一打主意,二十二买蛋去,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肉猪,二十七杀现鸡,二十八杀水鸭,二十九种种有,三十夜晚团圆酒。”

这是一乎描述瑶人过年的民谣。其实,早在腊月二十前的上半年就已开始“打主意”了,即使是春播一粒种,也是为的能过个好年,夏天采撷的黄花,秋天收获的瓜子,都要留着过年才吃。不过,真正有过年气氛的,当然是腊月二十一以后。那时节,平时看不见几个人影的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就会充满欢声笑语。等鸡唱头遍后,出山赶墟选购年货的山民们便高举着松明火把,火龙般行进在赶墟的路上。天将黄昏,家中的人还得沿途去接。赶墟的人一天往返百来里也不知疲倦。

留在家中的人便忙着磨豆腐,炸果子,包荷叶,清扫房前屋后,在门口贴上“净扫寒门迎宾客,满斟热酒贺新朋”之类的春联等待三十夜晚的来临。

除夕是瑶人最隆重的节日,这天晚上的餐桌上摆满了老鼠、鹿子、野猪、山鸡、青蛙、墨鱼、螃蟹、泥鳅等做的美味佳肴,还有荷包肉、酿豆腐、香菇鸡等瑶家风味的食品,最后一道菜是门前小溪里的鲢拐鱼。有些人家里太穷,做不出三、五道菜,但也要千方百计地做一道叫“鱼”的菜,意为连年有余。酒为红薯酒或米酒。瑶人不善饮用白酒,也不饮啤酒,认为啤酒象马尿。主食是不夹一粒苞米的红米饭。

然后,隆重地请长辈坐在上席,三通鼓响,点燃了鞭炮,祭奠了天地国君师和列祖列宗后便开怀享用辛苦一年后的甘甜。席间免不了回顾一年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和记挂着远嫁他乡和出门在外工作的亲人。

晚餐过后,全家人就围坐在灶前守岁,老人摆古,灶里燃烧着专门供除夕夜晚烧的桐树或棕榈树。有串门的来了,便殷勤邀人用茶,品尝自制的南瓜籽,葵花籽,毛粟和糯米果子,偶尔也抽上几口竹筒水烟,当然,如今富裕了,抽希尔顿、大中华也不是什么希奇事。

正月初一是农历的春节,虽然瑶人只兴过年,不兴过春节,但初一这一天却是个极其重要的大喜日子。天刚蒙蒙亮,人们便争先恐后地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叫做“出行”。只要有一家的鞭炮响了,整个寨子都一呼百应,噼里啪拉地放起炮竹来。顿时,山谷震憾,群鸟惊飞。天亮后,便会看到家家的门上都插有一枝象征吉祥如意、春到人间的白腊树枝。小孩子们便挨家挨户地去说些恭禧发财的吉利话。

早餐一律继续享用昨晚的残汤剩菜,不得另起锅台,重做佳肴,这大概也是寓意连年有余的意思吧。

饭后,新的一年便算重新开始了,老人便出“一只母鸡孵小鸡,从去年腊月三十孵到今天正月初一,一共孵了多久?”之类的算术谜语给小孩们猜,大人便去走亲戚。除了女婿、女儿先回娘家婆家外,其他的亲戚倒也没什么贵*亲疏之分。

走亲戚也就是去探望亲朋。出门的人手提肩挑一些竹篮子,里面装上几份猪肉、鸡蛋、大米、黄糖、糯米粑粑之类的礼物,然后翻山越岭地往亲戚家去。

如果是带着未满五岁的孩子出门,遇到过桥时,还得一边过桥,一边祷告:“仔古啊,跟来跟去哟!仔古哟,跟来跟去啊!”生怕孩子的魂魄不敢过桥。

到了亲戚家附近,便偷偷地点上香火或香烟,快到门口时,就点燃一串鞭炮报喜。这样,主人闻声而出,也赶忙点燃一串鞭炮将客人迎进正堂。于是嘘寒问暖,互道相思,敬茶敬烟,烫脚洗尘,忙个不亦乐乎。带有孩子的大人还得将孩子领到神龛前祷告一番,求神灵护佑,莫要惊吓了孩子。

于是乎,一住便是三、五天,每日里主人倾其珍藏用上好食品殷勤款待。瑶人喜爱猜枚子,六六顺、七巧媒地热闹一番,往往是早、中、晚餐连在一起,一醉方休。

虽说瑶人是勤劳的,但他们也是最会玩的。有一首民谣叫做“耍正月,玩二月,做工就看三四月。”反正山高水冷,正月里无事可干,何乐而不为?

正月里,更是年青人相亲相爱的大好时光,他们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寻觅自己未来的伴侣,每当寨子里来了年轻客人,夜间的火塘边便围满了人,情歌唱了几大箩,个个卖弄聪明才智,试图博取客人的青睐。

有一年,我便被一群瑶女堵在一个火塘角落,唱着“我的爹来我的娘,还不帮我找情郎,别人仔女双对双,我的情郎在哪方?”的山歌,弄得我被柴烟熏得焦头烂额,只好唱了一首“莫见笑,*躯瘦小不能连……”的山歌回敬她们。

更多栏目